有问题搜一下~
下载APP
资讯 > 头条

腾讯金融业务进退两难

发布时间:2019.02.13 作者: youl... 阅读:

腾讯一直以低调示人,金融业务也在低调中蓄力。借助支付业务,腾讯金融版图横跨第三方支付、保险、证券、银行、基金、征信、小贷等领域,牌照种类丰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帝国。不过,随着金融版图的扩张,腾讯金融业务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在C端红利渐失等多重压力下,腾讯金融业务亟须进一步扩张,寻找新的增长点谋求变现。在此背景下,腾讯金融业务正处于业务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image.png

严监管态势下急寻新增收渠道  

腾讯金融业务主要被装在腾讯FiT中(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囊括银行、保险、券商等各个牌照。2018年9月,腾讯FiT线首次以“腾讯金融科技”的整体形象对外呈现。  

根据官网显示,目前,腾讯金融业务条线包含4个部分,理财:腾讯理财通、腾讯微黄金;证券:腾讯微证券;支付:微信支付、QQ钱包、财付通;创新业务:手机充值、一生保、腾讯征信、腾讯金融云、腾讯区块链、微信信用卡还款。  

早在13年前,“腾讯金融科技”从支付业务开始逐步成长。该板块业务历经三次蜕变进化:财付通-腾讯“FiT”-腾讯金融科技。对于腾讯金融业务布局的逻辑,分析人士指出,腾讯先拿下支付市场,沉淀数据和用户;再基于支付工具的优势地位,顺势切入更多金融业务;最后则顺应新的监管要求和行业发展大趋势,聚焦于金融科技发展和赋能。  

不过,随着第三方备付金等监管趋严,腾讯金融业务亟须寻找新的增收渠道。  

在此背景下,一向低调的微信支付开启费率保卫战。2018年11月,微信支付宣布将民生银行(6.040,0.10,1.68%)提现服务费提升至0.15%的公告,引发热议,也引来一场与民生银行的“口水仗”。此后在2019年1月4日,微信支付再发文要求涉嫌违规的服务商在2月1日前完成整改。  

来自监管的压力还体现在腾讯的征信业务上。坐拥10亿用户的微信,在开展征信业务时引来监管密切重视。2018年1月末,腾讯信用分低调向全国范围开放公测仅一天后,紧急关闭查询入口。不过,时隔一年,“微信支付分”面世。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微信支付分”尚处于试运营阶段,并且只有在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才会出现。目前,“微信支付分”并没有独立的开通入口,用户需要通过特定的消费场景开通,开通“微信支付分”后(比如免押金租借充电宝),就可以在微信-钱包下的支付中心界面查看产品入口,可以了解自己的分数和订单信息。  

不过,腾讯方面对于微信支付分的宣传口径相当低调。对于腾讯信用分与微信支付分的区别,腾讯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微信支付分”服务于某些具体的微信支付使用场景,比如现在免押金租借充电宝。另外,从产品上看,其构成维度也比较聚焦,比如“微信支付分”主要由身份特质、支付行为、守约历史三个维度构成。因此,目前来看,“微信支付分”聚焦在线下的租借等生活场景应用,并不是与信用和征信相关联。  

对于腾讯金融业务面临的监管压力,麻袋研究院分析师王诗强表示,微粒贷累计放贷超过万亿元,待偿余额超过千亿元;征信方面,掌握数亿个人客户信息;支付交易额10万亿级。一旦出现风险,必然波及面较大。因此,腾讯金融来自监管层的压力主要是如何消除或者降低监管对其业务急剧扩张、风险日益增长的担忧。  

过度依赖支付业务收入单一化弊端渐显  

在收入层面,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的收入还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支付业务收入。  

2018年前三季度,腾讯财报显示,其他收入累计金额为538亿元左右,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支付及相关服务和云服务。据一位资深支付研究人士透露,支付业务及相关服务在该项目中的贡献占比占据绝大多数。随着监管趋严,支付业务创收能力减弱。事实上,在腾讯2018年二季报中,腾讯总裁刘炽平就明确提到,“国家政策调整使得支付业务本身开始面临收入来源压力。这数十亿的收入从哪里补,目标指向对企业和商户的金融服务”。  

此外,内部架构也是腾讯在没有FiT事业线之前一直被诟病的问题,金融业务分属不同的业务条线和团队。尽管目前的FiT将一部分业务线整合起来,但还是有不少金融科技产品游离于体系之外。分析人士认为,腾讯金融业务一直不独立分拆,也存在监管的考量。业内猜测是为了避免被外界过多关注,从而带来更大的监管压力。不过,王诗强表示,腾讯金融业务拆分是必然的趋势,主要还是监管考虑。隔离风险是监管的主要任务,而拆分经营是隔离风险最好的手段。此外,分拆上市更有利于投资人看清公司业务,提升估值。  

也有上述资深金融科技分析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缺乏独立的App,也限制了其接入更多场景的能力,毕竟微信的主业还是社交,金融业务能占据的入口资源和运营资源都是有限的。场景生态搭建不起来,会带来收入结构的单一化,随着支付监管的落地,收入结构单一化的弊端慢慢就显露出来了。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2000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中国接过了互联网的大旗。互联网在中国是从C端开始发力,此外,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所有做互联网的都梦想着做金融,这个与近年来中国的金融监管比较宽松有关。腾讯金融业务在此时期快速发展。不过,从腾讯这几年的年报来看,它的主要收入来源并不是在金融领域,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在游戏、网络广告这些业务。  

C端红利渐逝转道B端显劣势  

在C端红利渐逝的背景下,腾讯这艘巨轮已在调整航向。2018年9月30日,腾讯官方宣布,正式启动新一轮整体战略升级,将原有的七大事业群拆分重组,在保留四个的基础上新增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和云与智慧产业群。对于此次腾讯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组织架构调整,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认为,这将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其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  

马化腾表示,腾讯需要更多To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不过,在市场看来,C端巨头在转道B端时存在后发劣势。在B端布局上和蚂蚁金服相比,腾讯入局晚,早被蚂蚁金服抢占先机。此外,借助流量的优势,腾讯在C端有着巨大的流量优势。然而,在转型成为金融行业的服务商后,B端场景成为腾讯需重视的一大问题。  

上述资深金融科技分析人士表示,腾讯金融的B端转型,仍以支付为抓手,优势突出,缺陷也明显。优势在于,携C端的庞大客户群和优势地位,微信支付的B端布局可以广泛借力,低成本、高效率地广泛布局,如很多收单机构在推广自家产品时都会带上微信支付;缺点在于,借他人之力布局,有广度没深度,难以对场景进行深层次的发掘与利用,在二次变现层面存在欠缺。结果导致其在除支付之外的其他业务线,如小微信贷、对公理财、金融云及金融科技输出层面,较竞争对手仍有差距。  

王诗强表示,腾讯金融主要依赖于腾讯QQ和微信的客户迅速发展,这些客户都是C端客户。对于B端业务,除了起步较晚外,腾讯金融B端客户积累有限、优势不是很明显,客户接受度对于腾讯金融是很大的挑战。腾讯金融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轻松利用微信、QQ拥有巨量客户。但是,这也是其最大的挑战。因为客户多了,再快速增长就难了。此外,如何可以像蚂蚁金服一样开发出余额宝、借呗、花呗、芝麻信用分、相互宝等现象级金融产品,是很大挑战。  

“腾讯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趋势,是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和产业进行有效的结合,再发挥数据优势,在征信领域里面进一步地发力。”欧阳日辉表示,支付等金融业务和云服务未来是腾讯最有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的板块。腾讯利用好技术优势,在金融领域研发和布局金融科技技术,未来C端和B端可以协同发展,成为腾讯的利润增长点。


来源:北京商报

点击阅读全文

收起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
凡注明 “我爱卡”来源的作品,媒体和个人进行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我爱卡)。 非“我爱卡”来源的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我爱卡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贷款推荐 更多

换一批

我爱卡App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央行严惩银行支付违规行为 光大银行一月内三次被罚 346 央行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以“减证”推“简政” 284 万亿备付金“红利”消失以后 告别“躺着赚钱”时代 126 亚马逊的金融版图:支付收入可观,借贷布局保守 229 银行开年收约700张罚单 银监重治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 127 银行上市热潮延续:青岛农商行获批文 多银行进入“预披露”阶段 108 回家过年变回家办卡 银行信用卡玩"杀熟式"营销 139 “红包大战”硝烟再起 561 微信再推微信支付分 微信挑战支付宝能成功吗 1753 多家银行计划筹建首都城市副中心网点 157

卡友还看过的行业资讯 更多

滴滴被罚80.26亿 460 2022年各项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1695 热搜!400多万粉丝私募大V,多次割韭菜 被公诉彻底凉了 620 银行理财薪酬体系想说“弹性”不容易 326 【分享】招商银行半年报 这些信用卡内容 你要了解! 694

最新资讯 更多

银行数字化转型大刀 正在砍向你!!! 394 农行突然宣布:坚决禁止交易! 2273 “反催收”不可信 套路违法陷阱多 5734 普通人会一不小心犯罪么?这三种情况下会 1510 匿名支付、数字货币与消费者隐私货币化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