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认为,生产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从物的消费发展到符号消费,商品不再是“需要”而是“想要”。当下,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到生产过剩的时代,由此刺激了消费主义的形成。
人们通过对消费的追求来实现自我,表达生活方式,确定身份、地位、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通过消费来区隔身份,来构建出一种想象性的自我认同。
过去的2018年,在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大背景下,为了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政府亦通过减免税收,提升社会保障机制来全力支持消费。
从央行公布的短期消费贷款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消费贷款余额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下半年相对上半年有所回落,但也在30%左右。
不过,消费金融各大参与主体的势力范围已悄然生变。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加速零售业务转型,大力发展短期个人贷款及信用卡业务。实际上,不仅仅是商业银行。面对万亿元规模的消费金融市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机构都欲从中分羹。
2018年,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潮涌。全年共有10家持牌机构拟增资或完成增资,增资额超过88亿元。仅12月一个月,招联消费金融、长银消费金融宣布分别拟从28.59亿元、3.6亿元增资至48.59亿元、10.5亿元。
特别是,部分渠道/厂商平台等跨界玩家也开始跑步入场。典型的代表分别有今日头条、美团、携程、滴滴等,这类平台有内生流量,可与场景、服务、产业链进行深度整合。
相比之下,P2P平台消费金融业务式微,专业服务平台也渐趋艰难。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李万赋表示,尽管消费金融类资产成交量占比越来越高,受政策影响,P2P平台的业务增长受到抑制,拖累消费金融业务,消费金融的成交额持续下跌,未来的生存会越来越困难。
此外,分期服务平台同样面临P2P平台一样的资产困境,风控能力甚至低于P2P平台,导致诈骗事件频发,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失败的平台案例不在少数。
信用卡应偿额飙升
从规模上看,传统商业银行仍然是我国消费金融领域的王者,其优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统计数据表明,2014-2018年,零售新增贷款分别为3.29万亿、3.87万亿、6.33万亿、7.13万亿、6.91万亿(1-11月)。2016-2017年的高供给主要是住房按揭,但到了地产调控的2018年,前11个月的供给仍然高达6.91万亿,个贷供给扩大趋势不改。个贷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也从2014-2015年的30%抬升到2016-2018年的50%。
新经济e线注意到,信用卡发卡量经过2017年全年的突飞猛进之后,2018年上半年发卡速度有所回落,新发卡5000万张,去年同期的发卡量为5500万张。
截止2018年6月,信用卡在用发卡数量达到6.38亿张,人均持卡数量为0.46张。2016年新增在用信用卡为3300万张,而2017年激增至12300万张,增长近三倍。
拉长时间以2008年底为起点来看,当时信用卡授信余额9805亿元,信用卡应偿余额仅1582亿元,同年各项贷款总额达30万亿,信用卡应偿余额在其中占比仅0.52%。等到2018年,截至3Q18信用卡授信余额飙升至14.7万亿,应偿余额6.6万亿,在贷款总额中占比大幅提高到4.96%。
也就是说,十年时间里,信用卡授信余额、应偿余额、贷款总额中占比环比分别提升了近14倍、41倍、8.5倍。
其中,增幅居首的应偿余额代表客户使用了额度而形成的贷款,其增速远远超过了授信余额同期增速。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商业银行甚至已经把消费贷款与其他贷款产品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产品条线,打造自身消费信贷产品品牌,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一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兴起,在长尾市场积累了消费金融客户及征信数据,银行调整了信用卡业务的策略,扩大互联网渠道的获客,将大数据征信融入风控模型,对培养起来的优质消费信贷客户进行收割。
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个人消费融资业务的风控能力,提供个人消费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能够在客户范围大幅扩大的情况下将风险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大量长尾客户被包括进来,通过对个人客户的风险状况进行有效识别,从而实现精准授信。
同时,信息科技的应用还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很多金融机构在个人消费融资业务上基本上能够实现实时放款,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改进了客户体验。
从贷款余额占比来看,股份行信用卡贷款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国有行,农商行和城商行的信用卡业务占比较小。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平安、光大和招商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占比位列前三。
对此,天风证券(6.10-2.09%,诊股)研究所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当风险集中暴露时,信用卡贷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敞口。
截至目前,13家上市银行的信用卡占贷款总额比例可大致分为四档。其中,四大行普遍较低,在4%左右;交行、民生、中信、兴业、华夏,在10%左右;光大、招商、浦发,在15%左右;
而平安因为近两年的迅猛发展,信用卡贷款占比已高达21%。如果这一波信用卡违约潮持续,显然是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受损的可能性更高。
“股份行里浦发、光大、平安属于近几年投放较为集中的。2016-1H18两年半内,光大和平安分别共投放了信用卡贷款余额中的51%、53%。由于这两大行在经济进入下行通道前获客,后续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廖志明分析指出。“特别是平安在2012-2014期间信用卡不良率曾上行1.52个百分点,没有新的理由认为其风控水平得到了根本的改善,这一次的集中投放,质量也有待观察。”
跨界玩家跑步入场
此外,回顾过去的一年,除了BATJ等头部电商及流量平台以外,不少跨界玩家也在跑步入场。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报告称,头部电商平台/流量平台有场景、有流量、获客成本低,技术能力强,也开始具备资金成本优势。
与此同时,各大头部渠道/厂商平台等“跨界玩家”也纷纷借分期电商入局消费金融。继BATJ之后,今日头条、美团点评、滴滴、奇虎360、小米等二线互联网巨头也频频在消费金融领域寻求新的突破。
根据奥纬咨询分析统计,在有互联网技术巨头支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中,从2018年第二季度放款额来看,360金融业务规模位列中国前五,前四名依次是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美国东部时间12月14日,360金融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018年7月,今日头条现金贷产品“放心借”低调上线。同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今日头条有意在香港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
2018年3月,小米金融在印尼上线了贷款超市APP,并与印度贷款供应商KreditBee和网贷平台ZestMoney合作,提供消费贷款服务。10月,小米还向印度央行申请了非银金融机构营业许可牌照,以经营相关业务。
而步步高(7.34-1.08%,诊股)旗下的手机品牌VIVO、OPPO,也试图对标小米,发挥自己在三四线城市的庞大用户群和线下门店优势,发力消费金融。据媒体报道,OPPO和VIVO都在今年年中招聘组建消费金融团队,低调着手准备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并在华南地区申请消费金融牌照,但目前尚未有真正的产品上线。
李万赋还称,一些被年轻人广泛使用的O2O、OTA及共享经济平台,也纷纷申请小贷牌照,开发自己的贷款产品,消费金融业务快速扩张。美团、携程和滴滴便是这几个行业的典型代表。这类平台有内生流量,可与场景、服务、产业链进行深度整合,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其中,滴滴金融的核心板块主要分为两大产品线:一是针对司机群体购车场景的汽车融资租赁;二是针对司机和用户群体的信用贷,信贷产品“滴水贷”于2018年4月上线。
资金来源方面,除了自身母公司和合作的传统金融机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部分平台也通过ABS方式获取资金。2016年10月,小米就在上交所挂牌发行了金额为5亿元的消费金融ABS,截至目前累计发行ABS规模63亿元。携程金融也在今年发行了一单以“拿去花”为基础资产的3.1亿元的ABS产品。
新经济e线注意到,各大跨界玩家跑步入场背后,消费金融场景化已经成为行业主流的发展方向。
所谓场景金融就是将金融需求融入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去,以场景为核心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相较于传统金融服务,场景金融实现了从独立金融服务到嵌入式金融服务的转变,将金融与生活高度融合,并由提供单一的金融产品演变成提供金融综合解决方案。通俗来讲就是“当你的日常生活中需要金融时,它恰好就在那里”。
近年来,我国电商领域发展迅速,覆盖客户范围不断扩大,交易额迅猛增长,为电商平台向消费金融领域拓展提供了基础。电商消费金融业务平台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中与消费金融场景深度融合,针对电商平台导入的消费场景和客户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服务。
而场景金融的这些特点使得平台能够以低成本迅速地拓展渠道和入口,且拥有更高的用户忠诚度和用户黏性,也有利于精准营销和按需定制。
同样,恒大研究院一份报告亦称,中国金融科技类上市公司消费金融业务场景化趋势显著。2015-2017年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大多为P2P公司和现金贷平台,而2017年底以来上市的大多为分期电商、信用卡生态等有场景依托的消费金融平台。
鉴于P2P平台频繁暴雷,网贷备案提上日程,互联网金融面临越来越强的监管,因此只有具备场景的平台才能够合规发展消费金融,这也是近年来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整体特征。
网贷式微分化显现
相比之下,消费金融非持牌机构分化则日益明显。截至目前,非持牌机构开展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包括电商平台、P2P平台等模式,服务对象侧重于次优人群,服务内容与金融机构形成互补。
以网贷业务为例,整体而言,这部分消费金融业务的风险偏好较高,资产质量相对来说低于银行表内资产,且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
特别是近一年以来,现金贷监管政策出台、P2P爆雷和银行信用收缩都对行业产生较大冲击,短期内逾期率大幅上升,成交急剧萎缩。
据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发布的《2018年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2018年全面反映我国网贷行业规模水平的成交额、基本正常平台数量、贷款余额、参与人数等主要四大指标同比分别下降50.28%、43.82%、29.74%、8.14%,这也是我国于2007年6月第一家网贷平台上线十一年来,上述四大指标首次全线跳水。
业内专家指出,网贷规模全面下降,野蛮生长得到遏制,监管成效凸显,同时也是目前行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网贷行业偏离信息中介定位,又匮乏信用中介品质和能力,导致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也是雷潮不断的根源。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报告亦称,2018年以来,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消费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规范持续提升,持牌机构的资金优势越发明显,非持牌头部平台的场景、流量优势牢不可破,市场留给其它非持牌机构的“蛋糕”已经很小了。
恒大研究院报告也提及,消费金融的本质是信贷,因此只有获得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才能够为消费信贷发放提供坚实的基础。资金端获取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平台天然具备资金优势,如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成本最低,因此能够提供相对低利率的消费信贷产品,在利率相似的情况下也能够比其它平台获得更高的利差;第二,优质的资产端能够吸引优质的资金,如大型电商平台,能够依靠优质的资产端获得稳定的利润,使资金方对平台的盈利能力和安全性有充分信任,因此也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
而新兴平台在资金、场景和风控三方面均不占优。自2017年底至今,互联网消费金融受网贷政策影响,网络现金贷被遏制、无资质放贷平台转型科技助贷、导流助贷。
典型的如趣店进军汽车金融,融360和51信用卡(4.05+0.75%)专注信用卡生态,并大力发展导流和贷款撮合业务,在细分领域和垂直场景筑起护城河。随着现金贷业务逐渐受到监管和限制,2017年4月趣店寻求突破,布局汽车金融“大白汽车”,但由于销售不畅,2018年9月已陆续关闭众多门店,造车计划受阻。
上述恒大研究院报告还称,经营方面,由于蚂蚁花呗与趣店业务冲突,蚂蚁金服与趣店的合作协议到期不再续签,趣店失去从支付宝渠道获客的优势,获客成本必然大幅提高,而趣店在招股书中将高利润率归因于网络平台模式下的高效运营,可见蚂蚁金服对趣店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政策危机和经营危机叠加的情况下,趣店面临艰难转型和发展压力。
此外,李万赋认为,消费的核心是用户获取,金融的核心则是风险控制。因此,从这两方面来讲,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基于流量和风控。能否更好地触达用户,发掘用户消费需求,并且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把握好风控,是消费金融路径规划的根本之处。
对于机构而言,强化场景渗透,加强对千禧一代的文化、特点研究,而非仅仅局限于年龄、收入等因素,洞察到年轻人的流量洼地,并通过各类行为指标和数据分析,建立更加有效的智能风控模型,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经济e线。
来源:金融界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贷款推荐 更多
惠易贷
芝麻分650+优享
吉客有钱
息费透明,合规极速到账
微好用
0门槛,最快3分钟下款
51人品贷
大额贷易通过,下款快
哈啰
循环额度,极速借款
闪钱
合规贷款,门槛低,利息低
好会借
凭身份证申请,当天下款
我爱卡
要用钱、上我爱卡 年化18%
换一批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51信用卡CEO孙海涛:“科技+金融”催生金融新世界 114 信用卡迎来市场回归 场景化成决胜关键 161 2018年银行业十大关键词:监管与开放变局纷呈 116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新年致辞:2019年是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一年 452 兴业银行信用卡:金融科技助推智能额度管理 279 2018年银行业十大关键词:监管与开放变局纷呈 145 海口多家银行推出虚拟信用卡 228 吉林银行元老级副行长被查 多业务违规罚单不断 177 上市银行上演“再融资总动员” 年内披露募资计划逾8000亿元 113 吉林银行破局之痛:罚单缠身 增资计划疑中止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