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随着社会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受到新冠肺炎影响,部分企业和个人遭遇停工、停产,收入锐减,进而导致还款能力下降,陷入债务危机。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907亿;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开资料显示,到今天为止全国公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已经达到633万人。全国人均负债金额惊人地达到了13万元,然而它对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有约3万元。这其中少不了信用卡反催收联盟的“功劳”。
疫情后,尽管央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号召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展期、续贷等方式给予企业和个人一定的还款支持。然而,金融机构的善举却被“反催收”团伙拿来当做恶意逃废债的挡箭牌,他们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大肆传授如何利用疫情期间相关政策拖延还款,并教唆借款人恶意上访、投诉甚至民事滥诉,对司法机关公权力、公信力形成了蔑视和挑战,也埋下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群发性事件隐患。
滴滴网约车专职司机朱师傅就是反催收联盟的受害者之一。“2020年上半年基本就没怎么出车,家里直接断了收入,信用卡逾期了2个月。”所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专业“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广告时,朱师傅动了心思。私聊对方后了解到,他们的团队相对专业,有律师专门研究法规,有维权人员专门和金融机构协商账单分期、停息挂账。但毋庸置疑,所有代理业务都是有偿服务。
就这样,信以为真的朱师傅,转账近3000元人民币,委托其代办信用卡停息挂账业务,并要求分60期还款,且还款期间计收利息。这类反催收联盟真能帮朱师傅办成业务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就是利用大部分欠款人不懂金融知识,同时又急于上岸的焦虑心态来获取收益。他们的付费授课,大多为模板批量制作的课程,付费代办业务,也几乎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因而完成转账后,在“客户”朱师傅主动联系他们之前,反催收联盟就会先下手为强拉黑了“客户”。
当前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与专家一致认为,反催收联盟的一系列活动严重扰乱金融市场平安秩序,增大逃废债风险,金融、网信等职能部门应联手加大打击力度。所幸现在监管层全面加强“信用卡黑产骗局”“反催收联盟骗局”监管,以平安银行(000001)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也出台多项举措,这些方案中包含坚决不协商的“诉即诉”机制,即一旦接到疑似信用卡反催收联盟投诉的案件,银行坚决不协商,直接采取司法诉讼手段,依法追究反催收、逃废债失信人的法律责任。
但还是要提醒广大消费者,无论何时都要警惕并远离反催收联盟送来的“馅饼”,不要妄图通过投机取巧来解决个人债务问题,不然只能落得财信两空的下场。
来源: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手里拿着这3张纸,可不要乱扔 521 信用卡的小误区,你是不是还不知道? 387 申请信用卡的四大理由,一般人都不知道 839 押车贷款还不上怎么办 853 【浦发】信用卡万元刷卡金,重磅福利来袭 2481 【民生银行】 民生Visa双标卡“1元购生活小确幸” 2054 【农业银行】 全国--(春节半价)全家15元购30元集享积分券 1838 工商银行 X 京东 新春满减特惠 1714 江苏银行 X 美团支付 购电影票享立减 1473 学生透支卡办理条件 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