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万众期待的3·15并没有如约举行,可是纵观2019年金融行业,消费者们对信用卡业务方面的投诉和反馈也是议论纷纷。
尤其是集中在“付费增值业务”、“被分期”、“信用卡降额”、“强行电话推销”、“信用卡违规催收”方面,更是直戳痛点。
首先从“付费增值业务”来讲,存在银行利用新功能、新服务的“噱头”,吸引或诱导不知情的持卡人进行办理,比如“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名义,主要针对大额消费。
其次,与“付费增值业务”对应的是,很可能遭遇“被分期”,比如刷取了一个价值1万元的包包,银行会将这个金额“自动分期”,从而收取手续费。
至于“强行电话推销”主要指的是“信用卡分期推荐”、“保险推销”、“优惠活动”等等,频率和时间点,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无力。
最后重点要提的就是“信用卡降额”和“信用卡违规催收”这两点。
据悉,2019年支付运行体系第四季度报告显示,逾期半年的未偿信贷总额为742.66亿元。但是需要注意,这里统计的是信用卡逾期半年及以上数据,逾期1—6个月的数据并没有得到统计。
信用卡逾期的现状,经过疫情的影响,再加上日常的累积,相信如今已经不是个例,可以称为某个群体现象。
信用卡逾期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消费过度、创业失败,此外还有一种是信用卡的降额。客观来说,因为持卡人的用卡习惯以及消费情况,很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比如到肯德基刷卡消费,单笔就能达1万元。
但是银行在风控降额前是不会提前告知的,所以造成很多持卡人的信用卡一下就降额了,从几万的额度变到几千,或者几百。
降额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有一定时间的“审核期”,如果接下来的还款情况(全额还款)良好,恢复额度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过渡不好,很可能面临的是信用卡的封卡、停卡等等。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如果一些消费者依赖信用卡,用于日常生活的开销,但是面临银行的降额,也许等待的就是逾期问题。
最后的最后,说一下“信用卡违规催收”,这个问题想必不用多解释了,最开始的确是银行人员催收,但是超过90天之后,银行会将一些小额的、失联类的客户案件,移交给三方催收,给对方“要账”催收的权利,但是不能说完全合规,也许会出现给无关债务的三方致电、违规加微信、非工作时间催收、虚假承诺、法律条文恐吓等等,关于这些投诉案件,在各类投诉平台上不少见。
这种施压的方法和强度有待商榷,是否只代表了债权一方的权利,没有从债务方的感受出发。这些问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平衡,让银行和债务方能够以平等的姿态协商和解决。
来源:再无债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21岁,负债12万,工资4500,我何去何从? 1864 信用卡跌入存量竞争时代,银行急寻出路 980 终于迎来温暖升级?中信信用卡积分换里程的一些猜想 831 兴业放水普提20%?注意这种情况会翻车! 1034 浦发信用卡降额来袭!这波风控短信你收到了吗? 18263 发卡量、交易量双双下降!信用卡靠线上活动自救 1040 开卡前无从知晓的隐形项目曝光!你被扣过这些费吗? 739 银联“手机POS”轻资产,优化小微企业收单市场新格局 606 这7个骗子太坏了!以提额为名义盗刷别人信用卡 730 从7页到42页,新版征信到底经历了什么? 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