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保监会2月11日发布的一份文件里,邮储银行(01658.HK)被“悄悄”列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此前的文件还将其单列为“邮储银行”。尽管没有大张旗鼓的宣布,但银行业最高监管层的红头文件也昭示着邮储银行已正式加入国有大行的行列,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并肩而行。至此,中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扩容为六家。
此前,邮储银行对接政策银行监管部,但邮储银行并非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仅包括国开行、进出口行和农发行三家,邮储银行在监管统计口径中亦单列处理。在行政级别上,邮储银行较国有大行低一级,这也部分可以解释今年1月邮储银行行长、董事长吕家进赴任交行时任副行长的原因。不过,随着吕家进调任交行,目前,邮储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均出现空缺。
有业内人士表示,邮储银行加入国有大行,可让邮储银行与监管部门“沟通更顺一些”,并强化其商业银行色彩。但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跻身国有大行后公司行政级别还未有调整。
公开资料显示,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最年轻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该银行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致力于为中国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户群体提供服务。最初,邮储银行只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因此一直被“单列”。
2012年1月21日,邮储银行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邮储银行引入十家境内外战略投资者。2016年,邮储银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正式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完成“股改—引战—上市”三步走改革目标。
2017年,邮储银行成功发行境外优先股,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本次标杆性交易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创下多个记录,为2010年以来全球融资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优先股发行,也是迄今为止亚洲融资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优先股发行。
目前,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有近17万名员工,服务个人客户达5.65亿户。截至2018年9月末,邮储银行资产规模已达9.35万亿元,已经接近第五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同期的9.39万亿元。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邮储银行实现净利润467.17亿元,同比增长15.36%;营业收入1965.23亿元,同比增长21.80%;净利息收入1,738.17亿元,同比增长27.30%;净利差为2.66% ,同比增加21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67% ,同比增加30个基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3.10亿元,同比增长9.78%;成本收入比55.33% ,同比减少5.5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1日,瑞银集团减持邮储银行300万股,总值约1300万港元,瑞银集团最新持有邮储银行约11.87亿股。
来源:经济观察网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