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搜一下~
下载APP
资讯 > 头条

陆金所与蚂蚁科技、京东数科的IPO赛跑

发布时间:2020.10.12 作者: 刘旷 阅读:

在多次经历多次上市传闻之后,陆金所上市的消息总算是“实锤了”。10月8日,陆金所正式向美国SEC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于纽交所上市,这也是继蚂蚁科技、京东数科之后,今年以来国内第三家将要上市的金融科技巨头。

依托平安这个超级巨头,作为平安亲儿子的陆金所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创立10年时间,陆金所就已经成长为庞然巨兽了。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跟平安的扶持分不开。不过,作为一家起家于P2P的金融科技企业,在网贷业务上几经转型的陆金所,如今却依旧难脱“放贷创收”的旧窠臼。

而在蚂蚁科技、京东数科、度小满金融等一批金融巨头,纷纷向科技赋能转型之后,陆金所也正面临来自行业的更多挑战。

业绩亮眼

作为与蚂蚁科技、京东数科等金融科技公司并列的独角兽,陆金所的上市备受瞩目。根据陆金所在10月8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数据显示,2019年陆金所控股收入为478亿元,净利润133亿元,净利润率达到了惊人的27.8%,可谓“实力吸金王”。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陆金所收入达到257亿元,净利润73亿元,2017年-2019年陆金所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近50%,其增长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业务上来看,陆金所控股目前主要有两大业务---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前者主要基于“平安普惠”展开,后者则基于“陆金所”展开。据招股说明书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陆金所控股管理贷款余额5194亿元,位列市场第二,累计借款人数1340万;在财富管理方面,陆金所控股管理客户资产规模3747亿元,位列市场第三,活跃投资者人数达到了1280万。

从具体业务来看,信贷业务方面,陆金所控股主打大额借贷。截至2020年中,平安普惠平均无抵押借款规模为14.65万元,有抵押平均借款规模为42.24万元,远高于大部分同类企业。实际上,这也反映出陆金所的客户等级更偏向于“高净值人群”的特点。

不过,在资产质量方面,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贷款逾期率仍然上升明显。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无抵押贷款30天以上逾期率为3.3%,有抵押贷款30天以上逾期率为1.4%,相比2019年皆有所上升。不过,从目前公开的三季度数据来看,随着国内疫情的平复,三季度贷款逾期率在逐渐下降,逐步接近之前的水平。

财富管理方面,陆金所的理财产品已经覆盖资管计划、银行、私募、信托、保险等合计超过8600种产品门类。其人均客户资产已经达到了8000元。总的来看,作为一家创业型金融科技企业,陆金所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已经具备如此体量规模,其所取得的成绩可谓亮眼。

一路背靠大树乘凉

能取得如此成绩,与平安的扶持分不开。陆金所在其招股书中提到,目前平安持有陆金所42.3%的股份,是陆金所的最大机构股东,作为大股东,平安与陆金所业务联系密集。

从收入来看,陆金所除了通过为平安集团,提供包括贷款账户管理、线上财富产品管理及技术支持等服务获得收入之外,还通过平安获得投资收入和利息收入,可以说平安就是陆金所早期发展中最重要的客户。

反映在数据上,2019年平安生态为陆金所提供的新增贷款,就占到了其总新增贷款额的40.1%;在客户财富资产管理方面,2019年陆金所管理的平安客户财富资产超过千亿规模。

对于平安的扶持作用,陆金所并不讳言。陆金所在招股书中表示:“国内外很少有同类机构像陆金所这样背靠平安这样强大的综合性金融集团。”换言之,平安的“大粗腿”也算是陆金所的重要优势之一,对于陆金所而言,其开辟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也为其带来了诸多好处。

具体来说,陆金所自己不出资,它的平台贷款资金基本上都来源于外部银行。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贷款资金中99.3%来自第三方,理财产品100%来自第三方机构。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承担的信用风险敞口仅为2.8%,零售信贷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信用风险主要由合作伙伴承担。

除了分摊风险之外,撮合贷款还有利于陆金所的独立发展。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前六个月,陆金所收入仅3.4%来自平安,可见陆金所在收入层面上已经实现了“基本独立”。

作为一家起家P2P网贷的企业,陆金所在招股书中对网贷业务做了专门说明。相关资料显示其网贷客户总资产已经从过去的72.9%下降到了12.8%,陆金所已经逐渐退出了网贷业务。不过从陆金所的收入结构来看,其仍旧难脱放贷发展的旧窠臼。

难脱旧窠臼

目前来看,陆金所主要有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零售信贷业务以及财富管理业务,其中零售信贷业务一直是绝对主力。从陆金所的营收构成来看,早在2017年,陆金所的零售信贷业务就占到了其总营收的55%。近年来随着陆金所轻资产转型的加速,零售信贷业务在其总营收中占据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具体来看,2018年其零售信贷业务在总营收的占比达到了73%,2019年这个比例达到了82.2%,已经超过了其总营收的八成。“放贷”业务贡献的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从其贷款用户数据和促成贷款金额等方面,也可以看出陆金所的放贷能力。资料显示,目前陆金所贷款业务用户数达到了1340万,其中小微企业占比69%;就促成贷款金额来看,截止9月30日,陆金所促成零售信贷总金额达到了5358亿元,目前这个数据还在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被列为第二大业务的财富管理业务,目前在其总营收中占比还比较小,甚至在近年来还有所下降。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陆金所的财富管理业务占总营收的6.8%,2018年降到了6.5%,到了2019年则下降到了5.4%。

总的来看,陆金所目前做的业务,还主要与过去的“放贷”业务没什么太大区别。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目前陆金所所做的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从根本上与P2P区别不大,只是换了更加合规的形式而已。比如,财富管理也只是换了马甲的资金方和融资方的中介角色,内核无根本改变。

而在蚂蚁科技、京东数科等一众有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企业竞相上市之后,偏重金融的陆金所也正面临更大的压力,这也是陆金所加快上市步伐的重要原因。但上市之后,能否解忧仍然值得探讨。

上市谋破局尚欠火候

就在陆金所上市之前,蚂蚁集团与京东数科也分别提交了上市申请。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蚂蚁集团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京东数科的估值也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对于陆金所的估值,此次暂未披露。

不过,在去年12月份完成C轮融资之后,陆金所控股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394亿美元。按照这个估值来看,陆金所的体量还略胜京东数科一筹,在目前已经筹集上市的金融科技企业中位列第二位。

陆金所的估值并不算低,但与京东数科、蚂蚁科技相比,陆金所与前两者的差别很大。目前无论是蚂蚁科技还是京东数科,它们在上市之后都更强调自己的科技属性,并且蚂蚁、京东数科在流量、场景、科技应用上的优势也更为明显,这显然不同于陆金所的“金融科技”(偏重金融)定位。

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定位比较符合陆金所的定位,但陆金所显然并不满足于此。陆金所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2019年陆金所技术驱动下的平台客户留存率超过95%,并特意强调上市募资将继续投向科技。不过在巨头笼罩之下,陆金所显然还是存在不少顾虑。

在招股书中特意强调,陆金所将立足于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支持下的科技金融平台(比如蚂蚁金服、微众银行、腾讯理财通等)所服务不到的市场。这个定位看似想打一个差异化的牌,绕开蚂蚁科技以及腾讯金融等巨头企业,但这对于想要走科技路线的陆金所而言显然有点矛盾。

而在资管监管越来越严,国家民间借贷保护利率下调的背景下,主要依靠借贷的陆金所还将面临更多挑战。这些挑战都预示着在这种背景下上市的陆金所,在其上市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未央网

点击阅读全文

收起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
凡注明 “我爱卡”来源的作品,媒体和个人进行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我爱卡)。 非“我爱卡”来源的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我爱卡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贷款推荐 更多

换一批

我爱卡App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重磅!国务院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 3139 爆!手机欠费将上征信!11月起正式实行 1947 北京首家!P2P完成提前兑付且明确加速推进转型小贷 912 中国银行再上热搜引网友热议!系统凌晨升级被误解? 427 裁员!汇丰、高盛等巨头都撑不住了 富国银行将裁四分之一 368 警惕“荐股”新套路!仅4个月就骗了500多万!窝点缴获百万现金 287 出租银行卡、微信号和支付账号,后果很严重... 1414 北京农商银行收1948万反洗钱罚单!两位副行长被罚 460 如何在使用二维码的过程中保护好个人信息? 1757 平安银行潘梅:加强主动资产负债管理 反哺实体经济 287

卡友还看过的行业资讯 更多

滴滴被罚80.26亿 460 2022年各项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1695 热搜!400多万粉丝私募大V,多次割韭菜 被公诉彻底凉了 620 银行理财薪酬体系想说“弹性”不容易 326 【分享】招商银行半年报 这些信用卡内容 你要了解! 694

最新资讯 更多

身份信息借给同学办信用卡,后果不可收拾! 10463 银联联合各方加强账户风险防控 强化“睡眠卡”管理 559 信用卡行业,即将到来的“飞速发展时代” 850 又一“事物”产生争议,9亿网民都在使用它,权威机构开始介入了 727 微信、支付宝被封控 是破解还是换路子? 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