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险公司集体抵制互联网代理退保黑产、航延险诈骗团伙落网、监管严厉整顿意外险搭售……保险行业黑产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从人身险、车险逐渐延伸到消费贷类保证保险的“退保黑产”正愈发猖獗,甚至有保险公司连续接到累计上百万的投诉退保,在互联网上,原本不少保险销售广告却打起了“退保”生意。
例如,一个名为“金鱼保学堂服务号” 在百度上投放广告这样写道:百姓苦保险久矣,着实是长久以来对业务员那一套积怨太深:买得太贵,保额很低,莫名其妙被理财,甚至相信了什么都保的夸大其词。于是乎,90%的人被坑而不自知,直到理赔时才后悔莫及。之后,该广告便在文章后推荐退保服务。
一段时间以来,类似“买保险就是被坑”的广告在抖音、百度、QQ群等多个平台进行集中投放,诱导已经购买保险产品的消费者退保。
一位自称保险法律咨询的律师在朋友圈晒出不少保险公司成功退保的截图,不乏大型保险公司的退保记录。
他表示,如果是人身险退保,需要跟当时签约的代理打电话录音取证,再根据当初签订合同时业务员的违规点投诉,上诉到保监局,保监局受理后,会让保险公司全额退保。该律师表示,如果退不了,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全额退保,会收取全额保费30%左右的服务费用。
近年来,不少保险公司也通过“保证保险+贷款”的形式参与消费金融,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不少消费贷的贷款人萌生疫情拖延还款借口。在看到保证保险的新“商机”之后,代理退保从此前主要涉及传统寿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延伸至个人借款保证保险领域。
一些新兴的代理退保公司,除了怂恿贷款人集体“抄作业”式投诉消费贷公司之外,还以保险公司产品利率超标的借口,散播代理个人借款保证保险“退息、退费、退保”信息的行为,打着替投保人“维权”的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向消费者维权网站、甚至向保险监管机构投诉,要求不还款或退还已交保费。
个人借款保证保险是由投保人(即借款人)向保险公司购买的一种保险产品,用于投保人(即借款人)增信,当借款人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期限偿还所欠借款时,由保险公司向放款机构赔付借款本息余额。保险公司赔付后,该笔贷款债权并不会消失,只是由放款机构转移至保险公司继续进行追偿。
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近一段时间来,同一个手机号码,为多个不同的客户退保,同一个客户名字,但每次来要求退保的声音和来电号码都是不一样的,话术高度相似带有明显的组织性,是带有明显代理迹象的恶意退保。
今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该提示函指出,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冒充监管部门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虚假宣传,称消费者所购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或“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挑唆、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使消费者丧失风险保障。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此外,还有某些“代理退保”行为并非真正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是以牟利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以赚取佣金。部分组织还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有不法团伙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资金损失难以挽回。
银保监会也指出,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打着“维权”幌子获取消费者信任,并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组织还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存在较高的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有的组织甚至在消费者想终止“代理退保”协议时,采用极端手段骚扰消费者等,这些代理退保的违法行为“深坑”值得消费者提高重视。
来源:界面新闻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又一省全清!纳入行政核查30家P2P都被取缔 373 男子名下离奇冒出5张信用卡,高薪工作都被搞丢!妻儿也离他而去 1446 不良贷款上升压力引警惕,监管喊话严禁银行粉饰隐瞒 554 人民日报谈理财产品浮亏:不再“只赚不赔”,购买应理性 264 又上热搜了!杜海涛代言P2P暴雷,4万人中招…… 623 80岁老人都不放过!光大银行原经理兜售假理财诈骗5千万 313 女子仅花140元就中2800万大奖,领奖时竟当场放弃1600万 1251 储蓄还债?美国信用卡总债务十三年来首度跌破1万亿美元! 1107 银行小伙卖假理财产品骗走5000万元!换来15年刑期,罚200万 960 衡水银行今年2次成为被执行人,控股股东东旭去年亏310亿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