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搜一下~
下载APP
资讯 > 头条

“有6亿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符合实际吗?统计局回应!

发布时间:2020.06.15 作者: zxl 阅读: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后,我们陆续收到媒体关注的问题,现综合回答如下:
640-303.jpeg

1. 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复苏态势,从主要经济指标看,经济恢复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如何评价5月份经济表现?

答: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生产需求继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积极因素逐步增多,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态势,总体上符合预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工业增长加快。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正增长。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提高至73.2%。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上月为下降4.5%。从相关指标看,5月份,工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加快,服务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由降转升。

二是消费投资继续改善。市场销售回暖。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8%,比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下降0.8%,规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基本生活品消费继续增长,升级类商品消费较为活跃,汽车、家具等住行类商品零售改善。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6.3%,比1—4月份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3%,收窄5.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投资均由降转升。

三是新动能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持续升温,“直播带货”等异常火热,助力网上零售加快发展。1—5月份,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5%,比1—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比1—4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新产品快速增长。5月份,3D打印设备、智能手表、集成电路圆片、充电桩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均在70%以上。

四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较多带动消费价格涨幅回落。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6%,回落4.2个百分点。核心CPI保持稳定。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1%,涨幅与上月持平。

五是企业复产率继续提升。我局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分别比4月底提高2.9、9.2、7.5个百分点。

六是市场预期保持平稳。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6%,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均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7.9%、63.9%,比上月上升3.9、3.8个百分点,保持在较高景气区间。

当然也要看到,尽管5月份主要指标继续改善,但从当月看不少指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从累计看多数指标仍在下降,表明疫情冲击损失尚需弥补,经济还未回归正常水平。当前境外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巨大冲击继续发展演变,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狠抓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进入二季度,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中国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二季度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近日北京疫情出现反弹,是否会对下阶段全国经济恢复造成影响?

答:二季度以来,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生产需求持续改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主要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明显改善。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4月、5月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7.7%,收窄4.0个百分点,其中5月实现了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3.5%,收窄5.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6.3%,收窄9.8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境外疫情肆虐,世界经贸严重萎缩。二季度,WTO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为87.6,创历史新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二季度全球商品贸易额将比一季度下降26.9%。与此同时,国内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受到制约,制造业投资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1—5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4.8%;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7.4%。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有所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尚有不确定性。

上述情况说明,二季度经济恢复既存在有利因素,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增长能否转正还要看6月份经济恢复情况如何。

从后期情况看,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是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力有效,工业服务业实现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持续收窄,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二是宏观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今年为企业新增减负预计超过2.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新增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加大,这些政策将继续支持后期经济恢复。三是新动能持续壮大。数字经济全面提速,智能化、科技型产品较快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网络问诊等快速扩张,无人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下阶段,要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力促国民经济稳定复苏。

3. 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服务业回升势头能保持吗?

答: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

一是信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快增长对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1—4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同比增长36.6%。5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9%。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增加,金融业稳定增长。5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房地产销售好转、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业生产改善。5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1%。上述三个行业合计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1个百分点。

二是交通运输业由降转平。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交通运输、邮政需求回升,带动交通运输业恢复发展。5 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0.4%,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1.3%;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5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转为持平。

三是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势头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前期受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明显恢复。5月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4.5、12.0、4.1个百分点。

下阶段,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态势有望持续。但要看到,受居民担忧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约服务业稳定恢复的主要因素。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1.7%,餐饮收入额下降18.9%。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百货店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9%。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仍低于60%。为此,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要下更大力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4月份略降,原因是什么?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如何?全年稳就业目标能实现吗?

答: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置于“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之首,密切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大力援企稳岗,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调查失业率比4月份略有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运行逐步改善。生产需求持续好转,为就业规模扩张、就业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连续2个月增长,服务业生产由降转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降幅和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均连续收窄。二是就业优先政策成效显现。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着力稳企业保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有力保障了就业大局稳定。三是员工复岗情况持续好转。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员工复岗率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比重比上次调查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服务业企业比重分别提高0.6、1.7个百分点。

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调查失业率略降,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一是就业总量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突出,招聘用工需求下降,一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疫后恢复较慢,吸纳就业受到一定影响。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同比少增137万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高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二是就业不充分现象较为明显。5月份,约1.2%的就业人员处于在职未就业状态,高于往年正常水平;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比上年同期减少0.2小时。三是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大。5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个百分点。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

下阶段,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强化民生兜底保障,促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5. 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期CPI是否会持续走低?全年物价形势会出现“前高后低”吗?

答: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由于部分食品价格回落较多。5月份,CPI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2月份以来持续回落。CPI涨幅回落从结构上看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今年以来,各地高度重视农产品(7.740, 0.09, 1.18%)生产,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大力恢复生猪生产,取得积极成效。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6%,涨幅连续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上涨81.7%,连续3个月回落;鸡蛋、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4.5%、8.5%,比上月扩大11.1、4.8个百分点。

后期市场价格稳中有降可能性较大。尽管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带动下,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均有改善,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对物价产生一定上拉作用,但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或稳中有降的条件较多:一是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夏粮丰收在望,为稳定食品价格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生猪生产增加,猪肉价格对CPI推升作用回落;三是工业品价格低位运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明显,对消费品价格传导较弱;四是翘尾因素影响也在回落,二、三、四季度,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将呈逐季回落态势。综合来看,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降、“前高后低”可能性较大。

6.最近社会热议“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个说法符合实际吗?对此您怎么看?

答:关于6亿人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元,可以从全国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得到印证。按照住户收支调查,全国家庭户样本可以分为五个等份,分别是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高收入组,每等份各占20%。其中,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数占全部户数比重为40%。五等份住户收支调查数据刊载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统计资料上。比如,《中国统计年鉴2019》第171页有2013-2018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中国统计摘要2020》第59页有2014-2019年的住户收支调查表。

根据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其中,低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户月人均收入高于1000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党的十九大所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广大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居民收入水平依然偏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和中间偏下收入群体转化为中等收入群体。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未有穷期。下阶段,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稳企业保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决战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点击阅读全文

收起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
凡注明 “我爱卡”来源的作品,媒体和个人进行全部或者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我爱卡)。 非“我爱卡”来源的作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我爱卡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贷款推荐 更多

换一批

我爱卡App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奇闻趣事丨10名同事合买彩票狂中181次大奖!共赢得610万 281 兴业银行再收央行罚单!多项违规被罚320万 358 工行再迎副行长:73年张文武获聘工商银行副行长 225 悬赏公告!提供“老赖”财产线索 可获奖励所执行财产10% 987 1元投入拉动北京19元消费!支付宝小额消费券还挺灵 324 帮骗子发诈骗短信,120名电诈“帮凶”被北京警方刑拘 320 炒股须知!下半年政策出台时间表确定 214 监管部门出手了,就App侵害用户权益问题开展问询约谈 238 美股暴跌!特朗普急了:美联储经常是错的,我们很快就会有疫苗 385 兴业银行及3名责任人被处罚!因处理个人征信违规 623

卡友还看过的行业资讯 更多

滴滴被罚80.26亿 422 2022年各项社保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 1686 热搜!400多万粉丝私募大V,多次割韭菜 被公诉彻底凉了 588 银行理财薪酬体系想说“弹性”不容易 315 【分享】招商银行半年报 这些信用卡内容 你要了解! 646

最新资讯 更多

信用卡将面临“大整治”,高额度将被限制,过度催收现象将被终结 11129 刷卡、闪付和云闪付,到底哪个对卡好? 6689 信用卡、借呗、任性贷千万不要逾期,后果真的很严重! 703 你以为诈骗离你很远 其实就在你身边! 683 2021年,银行房贷额度紧张,申请房贷,需要提前准备哪些工作?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