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首届“2019外滩金融峰会”上,CF40 常务理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发表了演讲。
李东荣称,“在国家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血脉,我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已经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选搭题,而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更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李东荣表示,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围绕实体经济需求,特别是普惠金融的需求,从补短板、强弱项、解痛点的问题导向入手,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全时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的方式,积极探索场景金融、电商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破解当前金融业在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包括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下为部分演讲实录:
我们看了一些数字。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不同口径下的数字经济规模约占全球GDP总量的4.5%-15.5%,并继续快速发展。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根据国家网信办有关数据,去年我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大约是31.3万亿,占整个GDP总量的34%。在国家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实体经济的血脉,我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已经不是一道可有可无的选搭题,而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更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我们也很清楚,现代金融业具有天然的数字信息基因,与信息科技融合创新一直是我国现代金融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和典型特征。回顾历史,从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改革开放的进程可以看到,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科技应用方面从来不是落伍者、守成者,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者、推动者。从改革开放初到上世纪末,在国家的统一部署和统筹引导下,中国金融业作为民用领域较早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行业,在核算工厂、联行业务等早期业务的基础上以操作电子化、系统联网化、标准统一化为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探索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算盘到键盘,从单机到联网的历史性突破。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业在电子化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新工具,重点围绕数据集中化,那个时候各家银行从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的数据分散状态开展数据大集中工程,从人民银行到各大国有银行到后来的股份制银行都逐步实现了数据集中,而且在集中过程当中也暴露了一些案例,破解了一些案例,实现了数据更加安全的管理。所以围绕数据集中化,我们在电子化基础上用新技术重点围绕数据集中化、渠道网络化、管理信息化等领域持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时至今日,中国金融业不仅已经成为国家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最大用户,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数据处理行业。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加速突破应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在中国,以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智能金融等为代表的金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探索和突破,取得持续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总体科技水平和应用创新能力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今后更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验基础和优异的技术条件。
综上所述,面对全球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的新阶段、新形势,我认为我国金融业应该注重总结前期我们在推进电子化、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同业的有益探索和先进经验,争取在数字化时代不断持续前进。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不能仅凭一腔热情,必须做到有方向、有章法、有边界。我认为一国金融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要适合国情,真正形成实效,应该始终紧紧围绕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前面我已经提到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势所趋。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载体,不能陷入为转型而转型的逻辑循环。最重要的是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要注重围绕实体经济需求,特别是普惠金融的需求,从补短板、强弱项、解痛点的问题导向入手,充分发挥现代数字技术在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全时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能化的方式积极有益探索场景金融、电商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破解当前金融业在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包括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多层次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紧扣专注主业组织的改革要求。各国长期的经济金融发展实践表明,分层有序、协调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是实现实体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我国,要特别注重把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并针对当前发展的薄弱环节,将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作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金融机构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必须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主营业务和市场定位,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来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和巩固具有独特信息优势的业务护城河和风险防火墙。刚刚蔡主席在演讲当中也提到了个性化发展问题。这个问题他刚刚阐述了很好的理论,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
三是要紧扣防控金融风险的根本任务。实践证明,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论在哪一个时代,金融风险总会以不同的形式和特点表现出来,因此,各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是各国金融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一项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要牢牢守住的底线。我认为,随着当前全社会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放合作的日益增多,金融账户和数据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金融风险的交叉性和复杂程度大幅度上升,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越来越艰巨的。因此应该未雨绸缪,重视和关注数字化转型在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各方面可能带来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覆盖业务、网络、技术、数据等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且更加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时,应该把合作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之内,坚持依法合规、自主风控、责任清晰的原则,切实做好对合作方的尽职调查、名单管理、风险监测,也包括它的退出管理。
四是要紧扣保护金融消费者的主体责任。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数字素养”这个与社会大众紧密相关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坚持一项原则即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应该收窄而不是扩大数字鸿沟,应该将更多的经济主体合理纳入金融体系而不是精准地排斥在金融服务范围之外。因此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倡导和树立负责任金融的理念。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将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公司治理之中,研究设计适应不同金融消费者操作习惯和能力素养的数字金融产品,制定实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风险提示、信息披露、信息共享、先行赔付、保险补偿等一系列工作措施。从源头上合理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财产、隐私和数据安全,并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和消费者保护水平。避免将数字化转型和金融创新的风险成本向金融消费者不合理转嫁。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学术机构等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希望各方携手、通力协作、立足国情共同推进数字化时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来源:我爱卡
卡片推荐 更多
换一批
关于信用卡、贷款的高质量交流社区
相关文章更多
交通银行发布2019年三季度业绩报告: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191 黄奇帆:中国央行可能为世界首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171 “三种眼光”读懂区块链的今天和明天 110 2019年三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出炉,这家银行排名第一! 749 再成热点聚焦!区块链实践应用前景何在? 104 央行: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创业投资基金 127 习近平: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160 中国平安公布业绩报告:前三季度稳定增长,高层团队有重大调整 113 5G终于要来啦!三大运营商将于11月1日正式发布 273 央行:截至9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680家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