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我爱卡 发布时间:2015-10-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时代的潜移默化,如今网络消费已经十分普遍,随之孕育而生的众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再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出现许多安全隐忧,盗刷现象时有发生,究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漏洞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银行管理监督失职?还是消费者防范意识不强?谁该为这些损失负责?
近日,多位银行卡被盗刷受害者表示,在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银行卡中的资金通过翼支付被盗刷,且翼支付无法查询到被盗刷资金去向。受害者被盗刷银行卡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翼支付被盗刷,少则上百元,多则十多万元。持卡人认为翼支付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翼支付认为持卡人未能妥善保管个人及银行卡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双方各执一词,迟迟难有处理结果。其实翼支付事件作为一个个例,也普遍反映出了如今盗刷事件背后,持卡人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我们通过更具体的案例来说,一直使用翼支付的周女士,今年7月至8月间,累计被盗刷十万多元,分别是行卡被盗刷4次,共计4950元;建行卡被盗刷8次,共计9900元;宁波银行卡则被盗刷8万多元。其中宁波卡并未开通翼支付功能却通过翼支付进行消费,对此周女士多次与翼支付进行交涉,得到的答复是,“宁波银行卡在翼支付系统中并未查询到相关资料,被盗刷的十多万元资金是直接在网上商城进行消费,并没有进入翼支付账号。因此,不属于翼支付理赔范围,与翼支付无关。
在这一案例中,作为第三方支付的翼支付将自身责任推得干干净净,持卡人的损失只有自己承担。通常在一起盗刷案件中,犯罪分子首先获得持卡人的银行卡及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绑定的第三方支付,通过购买理财或贵金属等消费方式将持卡人资金进行转移。在这一过程中,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行为没有起到很到监管措施,是应当具有一定责任的。在第三方支付迅猛增长的今天,“翼支付”们除了忙于跑马圈地抢占市场的同时,是否也该更多的着眼于支付安全领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维护持卡人权益的领域中来,如上述盗刷事件,让持卡人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值得第三方支付深思。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中国领先个人金融门户,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http://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http://www.51credit.com/phone.htm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