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30日 来源:湖州日报 小编:
来自司法界的信息表明,近年来因恶意透支信用卡导致纠纷频发,专家提醒:“超前消费”还需“理性消费”
作为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信用卡已经成为市民经济生活中重要的金融工具,它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允许持卡人在刷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账单日时再进行还款。然而,在使用信用卡的“透支”便利的同时,必须遵守诚实信用的准则,适度、理性消费。
近年来,信用卡纠纷已经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据吴兴法院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该院共受理信用卡纠纷322件,每年以平均50%的速度增长。其中,2012年仅为41件,2013年上升至93件,2014年138件,2015年仅上半年就高达53件,预计全年或将超过去年总量。
涉案金额大、年轻化信用卡纠纷特征凸显
早在2011年,家住湖城凤凰街道的刘女士便向银行提出申请,要求办理一张能透支50万元额度的信用卡。综合考虑了刘女士的经济状况后,银行同意发放,这张卡很快被送到了持有人的手中。在使用前期,刘女士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信用度,透支金额也能如期归还。但从第二年的4月起至去年3月,该卡中近50万元的额度已经被“洗刷”一空,持卡人刘女士虽长期接到银行催收,却拒不偿还,透支利息累计达到了20多万元……“这是目前为止,我院审理的信用卡纠纷中,逾期欠款标的额最大的案件。”吴兴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的承办法官坦言,信用卡纠纷案件标的额近年也是屡创新高,2014年以来,该院涉及此类案件标的额10万元以上的有42件,其中19件在20万元以上。
不可否认,信用卡是一把“双刃剑”。刷卡消费的方便、快捷等特征,很容易让人成为实实在在的“卡奴”,而信用卡套现,更是让人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债台高筑。这种“超前消费”方式,尤其在年轻人的圈子内颇具吸引力。“我们遗憾地发现,目前信用卡纠纷的被告中,年轻人所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法官这样告诉记者。
就在日前,该院审理了一起被告为“90后”的信用卡纠纷。小万是吴兴区织里人,出生于1991年,是个标准的“90后”。2013年,他向银行申请信用卡,当时核发信用额度为5万元。在使用一年多后,小万花销的速度已经远远赶不上自己赚钱的速度,最终共透支本息6万余元。开庭当天,小万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庭审现场,他承认了自身的不当行为,并表示希望能够协商解决,最后答应将所欠本息分10期归还。“上半年50多起案件中,有18起案件的被告人为‘80后’年轻人,占到了36%之多。”法官说道。
办卡手续易、门槛低监管不到位是诱因
市民日常生活中,或许有过这样的体会:这个月需要出席亲友婚礼、参加同事新生儿的满月酒或有外出旅游的计划,考虑到现金花销特别多,所以平时购物干脆直接“刷卡”了事,把“纠结”留到下个月。刷信用卡确实过瘾,但信用卡的利息是如何进行计算的?记者联系多家银行的客服,对方均表示,在未能按期偿还全部欠款时,持卡人则要支付全部款项自银行记账日起至还款日为止,每日万分之五的透支利息,并按月记复利。除此以外,若客户没有及时还款,银行还会另外收取滞纳金。
记者随后又拨通了我市某银行卡部的电话,工作人员小英说,目前,持卡人每月的用卡行为及还款行为都会被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假如到还款期限后1个月没有还款,就可能造成信用污点,如果到还款期限后3个月还没有还款,银行会冻结该信用卡,发放催款通知书,并委托相应法律机构催款,对持卡人今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在明知有风险的情况下,信用卡纠纷不减反增的原因又是什么?“现在银行申领一张卡太容易了,哪怕是没有正当职业的人,手中也可能握着数张不同银行的信用卡,刷卡额度相加可能达到数万元。这批人有偿还能力吗,还是向银行提供了抵押物品?”家住湖城凯莱国际的岳女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建议银行规范发卡流程,对信用卡申请资料及卡主身份信息的审查与核对要严格,尤其是要确保申请人提供的各项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法律界人士分析,客观而言,现如今各大银行争抢信用卡发行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允许持卡人透支消费,当然具有方便用户、促进消费、吸引储户等积极意义,但部分银行简化手续,发卡门槛低,为追求效率往往不设实质性条件,仅凭申请表即可申领信用卡,存在资信审核不严和过度授信现象,导致信用卡发放过滥,安全防范功能薄弱,让一些自控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持卡人走上犯罪道路,造成大量信用卡被恶意透支难以追回。
与此同时,伴随银行信用卡业务授信额度的逐年增加,持卡人可享受的透支额度也随之增大,一旦发生逾期,在欠款本金之外,还会产生较高的利息、罚息、超限费、滞纳金等费用,“在受理的信用卡纠纷里,不乏有利息、滞纳金等费用部分超过本金的案例。”法官说,事实上,在部分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由于银行未能全面记录客户的联系方式,或执卡人变更后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信用卡诉讼文书送达难,以致于缺席判决的状况频发,以2014年度为例,全年结案138件案件,其中判决84件,缺席判决的79件,占全年信用卡纠纷案件结案数量的一半以上。
消费欲望高、觉悟低刷卡切莫恶意透支
“客观原因虽有,但主观因素依然存在。”湖州心远航公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占花认为,青年人群体普遍有很强烈的消费意愿、有接受新生事物的愿望。“从几个案例来看,这些人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大多从事服务行业,并且几乎无存款,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但有较高的消费欲望,加上对法律的无知等造成了逾期还款的情况。”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这些人使用信用卡,主要用于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预借消费、取现,金额都比较小,通常在1万元以下,“一方面疯狂消费,满足虚荣心;另一方面以购物缓解生活中的压力,通过对金钱的随意支配,宣泄负面情绪或增加安全感。”陈占花说,无论生意失败,还是周转不灵等,都不能成为恶意拖欠信用卡的借口,踏踏实实做人,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培养正确的消费方式才是王道,决不应当触及法律底线。
根据刑法196条规定,恶意透支即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采访中,律师告诉记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期限或规定限额,并经银行两次催收超过规定期限3个月仍不归还的,将被视为恶意透支。
该如何理解“恶意透支“?法官告诉记者,首先,是行为人必须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造成无法归还的,或者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来逃避银行催收等情形;其次,经银行多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未归还,并且恶意透支超过1万元,“1万元到10万元的量刑为5年以下,10万元到100万元的量刑为5到10年,100万元以上,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因此,专家提醒:公众在办理信用卡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消费实力、还款能力,不能盲目办卡,消费后要及时还款。否则,不但会对个人信用造成不良影响,还有可能被银行诉上法庭,这样一来,持卡人再办理贷款或向其他银行申请信用卡都会被拒绝。同时希望银行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应当严格审核,不能为了扩大业务而随意办理信用卡,给心怀不轨的投机分子以可乘之机。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中国领先个人金融门户,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http://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http://www.51credit.com/phone.htm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