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搜一下~
下载APP
信用卡 > 卡神学院 > 心得库

信用卡基础知识大全-结识篇 第一章

来源:信用卡秘籍-卡神带你玩转卡界 小编:王斌 2011/03/04

第二节 结识篇

  1.信用卡的由来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

  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开展了凭信用筹码在本商号或公司或汽油站购货的赊销服务业务,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据说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他的钱包忘记带在身边,因而深感难堪,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于是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Club),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来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这种无须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仍属于商业信用卡。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 1959年,美国的美州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州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到了六十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信用卡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从七十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业务。

  2.国际五大信用卡品牌

  威士卡(VISA)

  Visa是全球最富盛名的支付品牌之一,Visa与世界各地的Visa特约商户、ATM以及会员金融机构携手合作,致力使这个梦想成真。 Visa 全球电子支付网络-VisaNet-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功能最强和最先进的消费支付处理系统,不断履行使您的Visa卡通行全球的承诺。目前,全世界有超过2,000万个特约商户接受Visa卡,还有超过84万个ATM遍布世界各地。因此,Visa的全球网络让您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方便地使用Visa 卡。

  Visa国际组织本身并不直接发卡。在亚太区,Visa国际组织有超过700个会员金融机构发行各种Visa支付工具,包括信用卡、借记卡、公司卡、商务卡及采购卡。这些产品都能让您在消费时倍感安全、便利和可靠。

  Visa 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在北京和上海成立代表处。Visa在国内拥有包括银联在内的17家中资会员金融机构和5家外资会员银行。截止至2005年3 月底,Visa在中国大陆发行的Visa卡约540万张,自动柜员机达17000台,Visa在中国大陆交易额达32亿美元。

  万事达卡(MasterCard)

  万事达国际组织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创立了一种国际通行的信用卡体系,旋即风行世界。1966年,组成了一个银行卡协会(Interbank CandAssociation)的组织,1969年银行卡协会购下了MasterCharge的专利权,统一了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名称和式样设计。随后十年,将MasterCharge原名改名MasterCard。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是一个包罗世界各地财经机构的非牟利协会组织,其会员包括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协会,以及信贷合作社。其基本目标始终不渝:沟通国内及国外会员之间的银行卡资料交流,并方便发行机构不论规模大小,也可进军银行卡及旅行支票市场,谋求发展。

  万事达卡已是全球家喻户晓的名字,不过,三十年前它仅是一张美国境内的国内卡,它的知名在于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一直本着服务持卡人的信念,提供持卡人最新、最完整的支付服务,因而受到全世界持卡人的认同。

  大来卡(DinersClub)

  大来卡于1950年由创业者FrankMCMamaca创办,是第一张塑料付款卡,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信用卡。1981年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 ----花旗银行的控股公司----花旗公司接受了DinersClubIntenational卡。大来卡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在尚未被开发的地区增加其销售额,并且巩固该公司在信用卡市场中所保持的强有力的位置。该公司通过大来现金兑换网络与ATM网络之间所形成互惠协议从而集中加强了其在国际间市场上的地位。

  JCB(JapanCreditBureau)

  1961年,JCB作为日本第一个专门的信用卡公司宣告成立。此后,它一直以最大公司的姿态发展至今,它是代表日本的名副其实的信用卡公司。在亚洲地区,其商标是独一无二的。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JCB信用卡的种类成为世界之最,达5000多种。JCB的国际战略主要瞄准了工作、生活在国外的日本实业家和女性。为确立国际地位,JCB也对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商户实现优先服务计划,使其包括在JCB持卡人的特殊旅游指南中。空前的优质服务是JCB成功的奥秘。

  运通卡

  自1958年发行第一张运通卡以来,迄今为止运通已在68个国家和地区以49种货币发行了运通卡,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自成体系的特约商户网络,并拥有超过6000万名的优质持卡人群体。成立于1850年的运通公司,最初的业务是提供快递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运通于1891年率先推出旅行支票,主要面向经常旅行的高端客户。可以说,运通服务于高端客户的历史长达百年,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和庞大的优质客户群体。

  1958年,美国运通推出第一张签账卡。凭借着百年老店的信誉和世界知名的品牌,当时红极一时的猫王成为第一批持卡人之一,很多经常旅行的生意人成为美国运通卡这一新兴产品的积极申请者。在美国运通卡开业时,签约入网的商户便超过了17000多个,特别是美国旅馆联盟的15万卡户和4500个成员旅馆的加入,标志着银行卡终于被美国的主流商界所接受。

  1966年运通发行了第一张金卡,以满足逐渐成熟的消费者的更高需求。1984年,运通在全球率先发行第一张白金卡,该卡只为获邀特选的会员而设,不接受外部申请。除积分计划和无忧消费主义以外,持卡人可享受周全的旅游服务优惠和休闲生活优惠,专人24小时的白金卡服务为会员妥善安排各项生活大小事宜。

  1999 年,运通精选白金卡持卡人中的顶级客户,为他们发行了百夫长卡(CenturionCard)。持有这种美国运通最高级的卡产品,可以自由进入全球主要城市的顶级会所,可以享有全球独一无二的顶级个人服务及品味超卓的尊享优惠,包括全能私人助理、专享非凡旅游优惠、休闲生活优惠、银行服务专员提供的银行及投资服务和24小时周全支持等。白金卡和百夫长卡使得运通成为尊贵卡的代言人。

  美国运通公司凭借百余年的服务品质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理念,保持着自己"富人卡"的形象。过去运通一直走独立发卡之路,从1996年才开始向其他金融和发卡机构开放网络,1997年成立环球网络服务部(GNS),允许合作伙伴发行美国运通卡,利用运通网络带动合作伙伴的业务增长,强化竞争优势,增加边际利润,提高业务整合管理能力。至今GNS已与全球90多个国家的80个合作伙伴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亚太区的17个国家拥有28个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台湾的台新银行、中国香港的大新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新西兰银行、国立澳大利亚银行等。

  3.Visa好还是Master好?

  VISA和MASTERCARD是世界两大信用卡组织,没有谁好谁差的说法,看你个人喜欢。

  4.银联是什么类型的机构?什么是银联卡?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全国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设立的一家股份制金融服务机构。公司于2002年3月26日挂牌,总部设在上海。 中国银联的主要职责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现代公司经营机制,建立和运营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系统,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实现高效率的银行卡跨行通用及业务的联合发展,并在全国推广普及“银联”卡;积极改善受理环境,推动我国银行卡产业的迅速发展,实现“银联在手、走遍神州”,乃至“走遍世界”的目标。中国银联本着“服务、效率、规范、创新”的经营理念,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努力缔造技术先进、管理高效、服务一流、品质卓越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公司,服务银行,服务持卡人,服务社会。

  其次,作为流通手段,货币与商品在买与卖者之间不断作换位运动,而信用卡则永远隶属于一个主人,在作为媒介完成商品交易时,价值转移了,信用卡并没有转移,它所媒介的仍然是货币与商品的换位运动;

  再次,信用卡是一种先进的支付工具,它是货币支付手段的扩大和延伸,它突破货币的局限性,可在一地或数地多次地为它的持有者完成交易,可在银行授信额度以内以或大或小的金额支付货币换回持卡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在为同一持卡人服务时,它把货币的支付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扩大了;

  最后,信用卡布局有储藏手段,它在为客户服务时,所执行的仅仅是一种储蓄存折的作用;

  它不会成为世界货币。尽管信用卡打破国界限制,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但由于它不具有价值尺度作用,它所转移的仍是货币,它在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时仍然是一种支付工具。

  11.信用卡与现金、支票有什么区别?

  信用卡这种支付工具现在已经普遍成为很多国家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交换手段,同现金和支票相比而言,它能够为消费者和商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充分的体现出信用卡的优越性。

  (1)现金无论从面积、重量还是金额上,现金都要比信用卡更为厚重、复杂;

  (2)现金容易被盗取,而且难于追回;

  (3)支票自身的缺陷。一是支票本不容易携带,二是支票难以跨区域使用,这主要是为防范空头支票的风险。支票担保服务也只能部分地防范空头支票风险,而且担保费用高昂,一般为1%-2.2%,风险程度高的开票人甚至需要支付高达5%的担保费;

  (4)信用卡的使用促进了邮购、电话购物及网上购物等订货方式的发展。信用卡出现以前,人民必须在取得货物清单后填写订购单,并将它同支票一起邮寄出去,这样极其耗时。而通过信用卡则可以大大节省交易的时间,提高交易效率。

  12.信用卡与票据有什么不同?

  (1)信用卡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商品,它要用货币去购买,而票据则不是商品;

  (2)票据作为支付工具,在发挥作用的时候,要受到时间、空间、金额和受益人的限制,在一定的时间里由特定的受益人到事前确定的地方安票据所填列的金额去支取。而信用卡则抛弃了票据的局限,它不象票据只具有使用上的一次性,而是可以多次使用,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商户多次支付,金额也不固定,受益人可以是不同的多人次,它把票据的功能大大发展了;
 
  (3)票据作为信用工具,只有在支付时发挥作用,而信用卡不仅是支付工具,结算工具,而且具有消费信贷作用,是任何票据、货币都不具有的。

  13.信用卡是同质的金融产品吗?

  信用卡并不是一种完全同质的金融产品。信用卡包括一整套的金融服务,即便是同一家发卡机构发行的不同种类的信用卡,它们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除了信用卡的价格和成本这些最基本的竞争因素外,一些非价格的竞争因素也不能忽视,而所有这些竞争因素都是导致信用卡不同质的根源,而这些差别归根到底都是源于持卡人的不同需求,信用卡的式样、费率、功能、用途、服务等等因素足以致使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分别的卡片在内涵上千差万别。

  14.你知道中国银行卡的发展么?

  1979年10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了为其代办“东美VISA信用卡”协议,代办东美卡取现业务。从此,信用卡在中国出现。
 
  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我国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标志着信用卡在我国诞生。

  1987年2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国内首家推出ATM服务,打破了国内存取款必须到银行的传统做法。
 
  1987年3月,中国银行加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成为国内该组织的第一家会员。国际支付组织开始进入中国卡市场
 
  1988年6月,中国银行发行外汇长城万事达卡(国际卡),该卡可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商户使用,中国信用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实施以银行卡联合发展为目标的"金卡工程",以改善用卡环境,实现设备共享、资源共享和市场共享,由人民银行组织和发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邮政储汇局共同参与的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1998年12月24日,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系统正式投产运行。
 
  1999年3月26日,由人民银行牵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共同参与的CFCA(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工程正式启动。

  1999年7月,首家具有中介性质的个人征信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
 
  2000年7月1日起,上海正式启动"个人联合征信"制度。
 
  2000年6月29日,CFCA正式运行。 2002年1月10日,首批银联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推出。
 
  2002年3月26日,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正式成立。
 
  2002年5月17日,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2年6月25日,银联公司正式成为万事达卡国际组织的会员。
 
  2002年11月,银联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合作建成外卡信息交换接口。该接口的建立,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银联商户能够接受万事达卡外卡消费。
 
  2002 年12月,银行卡联网通用"314"目标已全部实现,且绝大多数发卡商业银行系统内异地交易成功率都达到了80%以上,超额完成了任务;在100个城市中同城平均跨行交易成功率达到75%以上;在推广普及"银联"标识卡城市中,各商业银行均全部完成了标准化改造和异地跨行业务开放工作,实现了"银联"标识卡在这些城市内和城市间的跨行通用。
 
  2003年6月底,中国已有发卡金融机构91家,在近6亿张的发卡总量中,借记卡5.44亿张、信用卡2499万张;银行卡账户人民币存款余额已达9941亿元;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约商户约20万户;各金融机构装备的自动柜员机总计5.3万台,销售点终端机31万台;全国受理银行卡的电子化业务网点发展到14万个。
 
  2003年上半年,通过银行卡的交易总额达7.57万亿元,其中购物消费金额为1321亿元,转账交易金额为1.7万亿元,存取现金5.74万亿元。

  2003年12月31日,花旗、汇丰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在内地发行双币信用卡。外资银行迈出进入中国银行卡市场第一步。
 
  2004年1月18日和9月8日,银联卡分别在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实现受理。
 
  2005年1月10日,中国银联正式开通银联卡在泰国、韩国及新加坡自动取款机(ATM)和商户POS受理业务,此举意味着银联卡继在香港、澳门地区实现受理后,首次在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

  15.信用卡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信用卡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大致有

  以下几个阶段:

  (1)以商业信用形式存在的阶段;

  (2)以银行信用形式存在的普通卡阶段;

  (3)磁性卡阶段;

  (4)智能卡(IC卡)阶段。

  16.信用卡如何为银行创收?

  有人被银行的高额度或免息期所震惊,认为信用卡几乎是”公益“事业,其实信用卡是银行在传统产业中利润最丰厚的一块蛋糕。信用卡业务收入来源于:

  (1)年费(目前经营理念先进的银行纷纷放弃了这一块,这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

  (2)循环利息(年息18%以上,任何其他业务均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3)刷卡手续费,虽然顾客按标价付款,但商家却要付手续费给发卡行,收单行和结算组织(收单行代收),这也是发卡机构的一份重要收入。

 

上一篇 下一篇

内容由作者授权我爱卡整理发布,点击此处购买本书。


 
 

继续阅读

办卡推荐 更多卡片

更多卡片

贷款推荐更多贷款

更多贷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