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卡收单业务的几点思考
来源:司马甫
小编:我爱卡
2006/09/28
随着银行卡的广泛应用及内地用卡环境的日益改善,内地外卡收单业务也显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工商银行外卡收单金额达到52亿元,增幅近50%,中国银行的外卡收单交易金额达到155亿元。随着2006年底内地人民币银行卡业务的全面开放和国际交往的不断增长,外卡收单业务也必将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一、大力发展外卡收单的必要性
1.外卡收单是银行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成熟的银行卡市场应由发卡与收单业务共同构建,二者相辅相成。收单业务整体水平的高低对人们办卡、用卡的积极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用卡环境,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将成为空谈。外卡收单作为收单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权衡我国银行卡市场是否健全发展的关键环节,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2.外卡收单业务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银行卡经营活动中,发卡和收单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营的两个主要环节。各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服务,各自取得应获的经济收益。外卡收单业务凭借其手续费、服务费较高,并且利用现有的ATM、POS及服务网点,无需另行投入的优势,往往可以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当前竞争愈发激烈的内地各发卡行之间,外卡收单这一过去被忽略的市场已逐渐为各行所重视,开始成为各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3.外卡收单是外向型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顺畅、便捷的外卡收单受理环境直接关系到奥运会及世博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是奥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内地的受理环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游客在中国经常遇到刷卡难的尴尬,这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内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随着内地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国外金融机构抢滩登陆,外卡收单业务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如何做好外卡收单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是内地银行卡业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外卡收单工作的不足
1.受理环境亟待改善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ATM总量己达6.3万台,安装POS约47.7万台,特约商户达29.8万家,而受理外卡的商户则相对较少。以北京为例,目前全市特约商户覆盖率不足15%,可受理外卡消费的商户覆盖率不足10%。在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悉尼、雅典等城市,商户的银行卡受理率均在80%~90%,差距较为明显。同时,根据VISA国际组织的要求,受理外卡的设置必须符合3-DES加密标准,但目前内地大多数机具只支持单DES标准,无法进行外卡收单业务,也造成了目前外卡与内卡不能在同一设备上受理的问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此外,因历史原因,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介入外卡收单业务较早,造成了目前同一银行内部存在多个与外卡组织清算接口的格局。这种区域性的分散设置难以形成外卡收单全国统一的大格局。同时,众多外卡前置机的存在,也使得外卡收单业务一直难于同内地数据平台融合。因此,加强受理机具改造、统一外卡收单系统模式、改善受理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业务流程有待细化
目前内地外卡收单业务主要涉及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JCB、大来五家国际组织,各组织在业务要求及流程上的规定不尽相同。外卡收单业务涉及授权、资金清算、拒付、调单、再请款以及仲裁等诸多环节。在当前外卡收单业务处理电子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对业务流程进一步细化、加大电子化清算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同时,随着银联直联商户的大范围推广,相关交易管理及安全责任制度欠缺,在发生交易纠纷时找不到协议银行,部分收单行未实际参与商户的风险管理工作,这些都是在外卡收单市场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架构层面给予解决的问题。
3.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外卡收单工作是一项对受理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业务人员的受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收单业务的质量。当前所存在的众多特约单位业务人员不敢受理外卡、处理业务较慢、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卡受理工作的效率。
三、做好外卡收单工作的几点建议
1.认真做好外卡风险防范
众所周知,外卡收单是一项风险较高的业务。据业内人士初步估算,每年犯罪集团仅通过ATM、POS和网上银行进行的外卡交易,给内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元人民币,这其中也包括相当比例的外卡欺诈交易案件。由此可见,防范外卡收单的业务风险应是收单行与商家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外卡收单工作中,收单行不应只扮演“商户拓展”的角色,还必须扮演商户端“交易安全管理者”的角色,与商户一起担负起商户端“交易管理与交易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风险防控组织体系,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风险管控团队,依托现代化的电子清算网络,才能准确把握业务方向,从硬件设施、软件环境方面入手,对外卡收单的业务风险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2.做好业务培训工作
外卡收单是对业务受理水平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当前内地外卡收单的受理单位主要集中在涉外宾馆、酒店方面,受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但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让更多的商户受理外卡,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推广外卡收单工作、做好特约商户的业务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收单行应积极地获取有关业务的最新国际变化,掌握收单市场的新规则、新技术以及风险的发展动向,并据此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特约商户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交流有关风险操作经验,以提高商户整体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应开展受理抽奖、银企联谊等促销形式,充分调动特约商户从业人员收单的积极性,促进外卡收单市场向更为广泛的空间拓展。
3.制定规范的业务受理流程
目前内地在外卡收单业务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条例,各收单行普遍依据外卡组织的业务规定,自行制定业务流程。随着银联对外卡收单业务的介入,银联直联模式下商户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下导致风险隐患增加。据此,在当前外卡收单市场日益壮大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符合收单行、商户、银联以及外卡组织四方一致的业务受理流程,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为外卡收单夯实业务基础。笔者认为,应充分认识到外卡收单工作的重要性,借鉴“金卡工程”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符合实际的业务发展及配套政策,这样才能改变当前各行分域而治的局面。
4.制定统一的受理标识
统一规范的受理标识是促进收单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银联标识在内地各银行间的运用即是较为成功的案例。在当前各行机具投放型号较多、设备改造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在可受理外卡的自助设备上及营业网点处增加统一的外卡受理标识,从根本上提升外卡收单的服务水平,做好对奥运及相关旅游产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银行一直是内地外卡收单业务的领跑者,占据着内地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各商业银行和银联的介入,相信一场新的资源竞争将重新开始。目前工商银行己完成外卡收单系统的改造,新系统完全支持内、外卡设备的兼容,彻底改变了内、外卡分机受理的局面,并支持全行营业网点受理。可以相信,随着内地各行之间竞争的加剧,外卡收单业务的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继续阅读
一、大力发展外卡收单的必要性
1.外卡收单是银行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成熟的银行卡市场应由发卡与收单业务共同构建,二者相辅相成。收单业务整体水平的高低对人们办卡、用卡的积极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用卡环境,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将成为空谈。外卡收单作为收单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权衡我国银行卡市场是否健全发展的关键环节,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
2.外卡收单业务是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银行卡经营活动中,发卡和收单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营的两个主要环节。各银行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服务,各自取得应获的经济收益。外卡收单业务凭借其手续费、服务费较高,并且利用现有的ATM、POS及服务网点,无需另行投入的优势,往往可以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收益。因此,在当前竞争愈发激烈的内地各发卡行之间,外卡收单这一过去被忽略的市场已逐渐为各行所重视,开始成为各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3.外卡收单是外向型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顺畅、便捷的外卡收单受理环境直接关系到奥运会及世博会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是奥运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内地的受理环境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外国游客在中国经常遇到刷卡难的尴尬,这些情况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内地旅游经济的发展。随着内地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国外金融机构抢滩登陆,外卡收单业务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如何做好外卡收单业务,保持竞争优势是内地银行卡业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外卡收单工作的不足
1.受理环境亟待改善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ATM总量己达6.3万台,安装POS约47.7万台,特约商户达29.8万家,而受理外卡的商户则相对较少。以北京为例,目前全市特约商户覆盖率不足15%,可受理外卡消费的商户覆盖率不足10%。在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悉尼、雅典等城市,商户的银行卡受理率均在80%~90%,差距较为明显。同时,根据VISA国际组织的要求,受理外卡的设置必须符合3-DES加密标准,但目前内地大多数机具只支持单DES标准,无法进行外卡收单业务,也造成了目前外卡与内卡不能在同一设备上受理的问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此外,因历史原因,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介入外卡收单业务较早,造成了目前同一银行内部存在多个与外卡组织清算接口的格局。这种区域性的分散设置难以形成外卡收单全国统一的大格局。同时,众多外卡前置机的存在,也使得外卡收单业务一直难于同内地数据平台融合。因此,加强受理机具改造、统一外卡收单系统模式、改善受理环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业务流程有待细化
目前内地外卡收单业务主要涉及VISA、万事达卡、美国运通、JCB、大来五家国际组织,各组织在业务要求及流程上的规定不尽相同。外卡收单业务涉及授权、资金清算、拒付、调单、再请款以及仲裁等诸多环节。在当前外卡收单业务处理电子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对业务流程进一步细化、加大电子化清算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同时,随着银联直联商户的大范围推广,相关交易管理及安全责任制度欠缺,在发生交易纠纷时找不到协议银行,部分收单行未实际参与商户的风险管理工作,这些都是在外卡收单市场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架构层面给予解决的问题。
3.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外卡收单工作是一项对受理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业务人员的受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收单业务的质量。当前所存在的众多特约单位业务人员不敢受理外卡、处理业务较慢、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卡受理工作的效率。
三、做好外卡收单工作的几点建议
1.认真做好外卡风险防范
众所周知,外卡收单是一项风险较高的业务。据业内人士初步估算,每年犯罪集团仅通过ATM、POS和网上银行进行的外卡交易,给内地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亿元人民币,这其中也包括相当比例的外卡欺诈交易案件。由此可见,防范外卡收单的业务风险应是收单行与商家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外卡收单工作中,收单行不应只扮演“商户拓展”的角色,还必须扮演商户端“交易安全管理者”的角色,与商户一起担负起商户端“交易管理与交易安全”的责任与义务。只有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风险防控组织体系,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风险管控团队,依托现代化的电子清算网络,才能准确把握业务方向,从硬件设施、软件环境方面入手,对外卡收单的业务风险实施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2.做好业务培训工作
外卡收单是对业务受理水平要求较高的一项工作。当前内地外卡收单的受理单位主要集中在涉外宾馆、酒店方面,受理人员素质相对较高。但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让更多的商户受理外卡,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推广外卡收单工作、做好特约商户的业务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收单行应积极地获取有关业务的最新国际变化,掌握收单市场的新规则、新技术以及风险的发展动向,并据此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特约商户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交流有关风险操作经验,以提高商户整体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应开展受理抽奖、银企联谊等促销形式,充分调动特约商户从业人员收单的积极性,促进外卡收单市场向更为广泛的空间拓展。
3.制定规范的业务受理流程
目前内地在外卡收单业务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条例,各收单行普遍依据外卡组织的业务规定,自行制定业务流程。随着银联对外卡收单业务的介入,银联直联模式下商户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下导致风险隐患增加。据此,在当前外卡收单市场日益壮大的情况下,应尽快制定符合收单行、商户、银联以及外卡组织四方一致的业务受理流程,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为外卡收单夯实业务基础。笔者认为,应充分认识到外卡收单工作的重要性,借鉴“金卡工程”的成功经验,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符合实际的业务发展及配套政策,这样才能改变当前各行分域而治的局面。
4.制定统一的受理标识
统一规范的受理标识是促进收单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银联标识在内地各银行间的运用即是较为成功的案例。在当前各行机具投放型号较多、设备改造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在可受理外卡的自助设备上及营业网点处增加统一的外卡受理标识,从根本上提升外卡收单的服务水平,做好对奥运及相关旅游产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在传统意义上,中国银行一直是内地外卡收单业务的领跑者,占据着内地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各商业银行和银联的介入,相信一场新的资源竞争将重新开始。目前工商银行己完成外卡收单系统的改造,新系统完全支持内、外卡设备的兼容,彻底改变了内、外卡分机受理的局面,并支持全行营业网点受理。可以相信,随着内地各行之间竞争的加剧,外卡收单业务的服务水平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