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信用卡额度调整暗藏陷阱
中信银行信用卡额度调整暗藏陷阱
近日,本报接消费者投诉称,2010年底时她接到中信银行的电话称,可以给信用卡临时调高,可以给客户6.9万元的现金使用,用户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还款,并且是无利息,只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即可。 然信以为真的张女士却掉进了银行“曲线放贷”的“温柔陷阱”。
信用卡额度成现金实为“曲线放贷”
2010年底,中信银行向一些高端客户推出了一项信贷额度可以调整为6.9万元的“随易借”业务,该业务通过电话营销在优质信用卡客户群中大力推广。河南郑州的张女士就是接到电话后,听到只有手续费而没有利息,还可以双倍积分、分期付款后便稀里糊涂答应了,然后按照银行的指示,报了自己的借记卡号,银行将6.9万元的现金拨付到了该借记卡。
在进行分期还款时,张女士特意叮嘱银行自己分成6期归还。随后,张女士再也没有留意这件事,因为张女士的信用卡都是从银行卡上直接代扣的,几乎没操心过信用卡的还款金额事宜。直到2011年底时,张女士无意中发现,即便自己上个月没有使用信用卡消费,信用卡也需要归还3000多元。这让张女士颇为意外,查账后张女士更是大吃一惊。发现自己要求按半年的分期还款,结果扣了她一年的钱,账单显示“CS随易借转借记卡一分”“24期”每期金额2875、分期手续费455.40元。
按照这个还款,张女士算了一笔账:6.9万分为24期刚好每月2875元,其中24期的手续费共为10929.60元。“没想到手续费这么高,这是典型的利用手续费来代替利息迷惑消费者的一种手段。”张女士说。
张女士说,她确认当时是给银行说的是半年分期还款,而绝非24期还款。随后,张女士通过电话与中信信用卡中心进行多次交涉。
据张女士称,中信银行先是百般抵赖,放假的录音称客户当初就是要求24期还款,在客户揭穿后被迫承认是自己的工作失误,给她的解释是由于银行工作人员的不认真,把她半年的分期还款做成24期了。
“银行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妥善解决,还让我听假的录音,银行的这种行为让我更加没法相信他们说的话。”张女士称。
遭遇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短信威胁
张女士称,她多次索要账单,半年多了至今银行都没有提供完整账单;由于无法确认已还欠款多少,她暂时中止还款;没想到,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她发来了“威胁”短信。
从张女士出示2012年6月7日的短信显示“中信银行紧急通告:信用卡欠款人,由于您仍未还款,我行已整理您的申请表原件、账单、催收录音等若干报案材料,拟正式对您的恶意透支行为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一旦立案,案件将无法撤销,公安机关将上门执法,您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可能面临法律制裁。询电0755-33325207,如您已还款则无需理会本信息。”
另外一条7月12日的短信显示:“中信银行紧急通知:信用卡欠款人,经我行多次警告您仍未还款,您的恶意拖欠行为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09年修订)第196条相关规定,我行已将相关诉讼文件移交给当地法院,近期我行拟将配合当地公安机关上门执法,若您在24小时内归还涉案金额,案卷可申请延期,请把握好最后还款机会!”
看到短信后她异常气愤,张女士说,信用卡罪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中信银行明明知道客户并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是要求查清账目将不应承担的违约金、罚息、以及不良信用记录进行核销,这是一个客户的合理要求,银行却没有妥善处理,反而以此威胁,丧失了最基本诚信原则;银行作为信用卡的发行和管理机关,对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该是非常清楚的,中信银行明知客户并没有恶意透支,更谈不上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中信银行却一再发送欺诈、威胁、恐吓短信,这种行为实在有损中信银行的声誉。
“正是由于银行的失误给客户造成的这种后果,银行是应该承担责任的,另外银行提供的账单与自己实际还款不符。”张女士称。
中信银行称正在落实具体环节
中信银行是中国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之一,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六行三保之一。2006年6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FCI年会上,中信银行被评选为最佳出口保理商服务质量进步奖,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FCI奖项的银行。
据悉,中信银行推出的“随易借”业务实际就是将客户信用卡的授信额度转到客户储蓄卡内,客户经由过程信用卡分期形式按月对预借现金还款,这就是信用卡额度直接转成现金。
经咨询,业内人士分析说,在信贷大环境收缩的前提下,大部分银行的个贷、车贷申请审批都比以往难,所以银行起头把信用卡的消费信贷功能转化为小额无典质贷款,从而通过信用卡供给‘应急性的小额资金’来‘曲线放贷’。
张女士称,全国有数以万计的中信信用卡用户,都是出于信任才申办的,但是近期银行的做法让她心寒,对于客户索要账单的简单合理要求,银行长达快半年的时间都没有做到,客户多次催促,银行工作人员相互推诿,不仅没有发送全部账单反而开始计算违约金和罚息,同时还遭受中信银行短信的威胁和恐吓,中信的形象也一落千丈。
8月20日下午,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李经理告诉记者,张女士的信用卡问题目前由银行总部在处理,两天内给记者回复。
张女士很纳闷,从去年发现问题至今已半年多了,银行还有什么环节没有弄清楚?
截止22日下午,记者发稿时仍没接到中信银行的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