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的中国变迁
【信用卡三十年专题】ATM的中国变迁
作者:董峥
没有银行卡的时代
今天,已经没有哪个年轻人会去感受没有ATM的生活,更不要说没有ATM之前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恍如隔世了……
在80年代初的以前,全国对国民营业的银行只有一家,就是“中国人民银行”,那时候它还不是今天的央行,实际上连银行业算不上,充其量也就算是个国民的“账房先生”,一来那时候除了储蓄,是没有其它金融产品;二来那时候家庭是没有多少钱可以存的。
当时储蓄所的柜台也没有电脑,只有一些格架,放置用来记录储户账务的本册,每个账户有一本,因此也就谈不上“通存通兑”了。尽管全手工操作速度很慢,但却没有那么多钱去存,当年的存折上反应出的存款数字就是当时经济的真实写照。
ATM走入中国
ATM是伴随着银行卡的出现而走入中国的,在1985年珠海中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卡——中银卡后,对ATM的需求随之产生。如果没有ATM,银行卡的作用也就无法施展。在中银卡发行两年之后的1987年,中国第一台ATM也被珠海中行引入进来。尽管功能很简单,只能单机取款,并出现过“取款卡”这类卡种。但不管怎么样,ATM为我们的金融生活带来一次“革命”。
1988年12月26日,位于上海中山东一路24号的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营业部的入口处放置了一台新奇的机器——上海的第一台ATM正式登场
它有着一副白色的外壳,“身高”差不多一米五,正面的黑色硬塑“面孔”中有一个小小的屏幕———比起当时正在被淘汰的9寸黑白电视机还要小许多;屏幕的右方是一排蓝色的数字键,写着从0到9十个数字以及一个较大的回车键;屏幕的左下方则标着这样一个单词:PHILIPS。在场的很多人都对这台机器充满好奇,今天或许已经无法考证这一天,在这台ATM上,究竟完成了几笔、多少金额的交易,但无疑,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ATM在中国飞速发展
就在工商银行第一台ATM推出一年之后,1989年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也在外滩边的中国银行大厅里启用了第一台ATM,当时的《解放日报》这样报道这台ATM的启用:昨天起,本市持有中国银行发行的长城信用卡的市民,只须花费30秒钟,就可以从自动取款机中取到所需钞票。之后,ATM在逐渐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笔者的第一张ATM卡是在1989年的深圳中行办的,那时候只能在为数不多的中行ATM上取款使用。ATM很快就在全国大中城市开始普及。
最初的ATM几乎都是设在银行里的,一旦银行下班,也就无法使用。1996年,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在虹桥开发区开办了国内第一家自助银行,开始为客户提供全天候服务;1998年,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在北京开设首家“自助银行”。1998年以后,随着ATM等自助设备在银行应用的逐渐成熟,ATM自动柜员机、CDM自动存款机、存折补登机、全自动保管箱、热线电话、触摸式客户账户查询终端机、触摸式多媒体电脑等设备的出现,使得自助银行更接近于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功能。
ATM的未来发展
1993年我国“金卡工程”启动,银行开始规模化布放ATM机,随着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我国ATM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全国银行网点统一网络平台开始搭建,ATM市场采购规模进一步加大。截止2014年底,我国ATM保有量已约为61.49万台,较2002年增长11倍左右。
今天,自助机具的发展已经呈现出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格局,形式上也从单一取款的ATM,到可存取款的CDM、CRS,如今,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VTM已经闪亮登场。VTM,在国外,其多被称之为Video Teller Machine。而在国内,除了将其简称为VTM外,中文一般将其称为远程柜员系统或者虚拟柜员系统。它是完全通过网络化,将用户与银行柜员之间建立远程视频联系,如与柜员当面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完成银行网点柜台上的几乎全部的业务流程,真正实现了银行24*365不间断服务。
未来的银行机具,越来越呈现科技化、多元化格局,“智能银行”将大行其道,人们的金融生活也将丰富多彩。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www.51credit.com/phone.htm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