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用卡申请流程的变迁看行业的发展
【信用卡三十年专题】
作者:董峥
从信用卡申请流程的变迁看行业的发展
一、早期办卡流程
中国的信用卡从1985年诞生,在很长的时间里,信用卡都属于“高大上”的东西。用今天的眼光看信用卡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在刚刚诞生的那一刻,就是参与这项工作的银行员工都不知道该如何设计“透支”功能。根据当时国家相关规定,银行不允许贷款给个人,中国也没有个人信用,因此透支额度都无法界定,所以当初的信用卡在设计时,几乎没有考虑到透支、安全、坏账的问题,但为信用卡消费在一个地方设定了一个限额,有位持卡人却在多个城市使用了这张卡,累计消费下来就超过了卡内的存款额度。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发达,银行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刷卡信息,造成了银行被动透支。
在当时对信用卡风险非常顾忌的市场理念前提下,银行为信用卡设置了近乎于苛刻的申请条件,诸如规定要求,申请人必须要有本地城市户口,固定的工作,需要单位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还要有本地户口人士担保,甚至连担保人都需要出具单位证明。如果不是本地户口,有的则需要存入一定金额的保证金。申请条件相当复杂,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是很难理解当时申请一张信用卡所遇到的麻烦。
二、办卡方式的转变
之前制定的这种担保办卡方式持续了整个90年代,由于信用卡产业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来,尽管在金卡工程、卡量、业务流程方面还是有所进步,但是银行对信用卡业务没有太大进步,相反倒是储蓄卡在这个时候逐渐发展壮大了。
真正让信用卡在办卡方式上有了突破,是在90年代末期,由一些信用卡销售代理企业在与银行合作的情况下开始了。他们在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合作时,推出了“免除担保、上门服务”的口号登场,大胆简化了许多繁琐的申请手续,申请人可以免除担保人、保证金、工作单位出具的资信调查函等,只需要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或军官证)复印件和单位的名片、工作证牌等资料即可申请,在当时非常平静的信用卡市场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一片波澜,为几年后的“信用卡元年”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当然,这些首批代理机构,也为他们的“大胆”付出了以他们“羸弱”的身躯去替银行承担信用风险的沉痛代价。
2000年首创宣传式办理信用卡
三、信用卡申请方式的彻底转变
信用卡申请方式最先进行变革的,当属当时的广东发展银行,率先以“联系人”替代了“担保人”,中国的信用卡办卡方式进行了革命式的转变。当然最初申请广发卡的时候,除了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各种能够证明其工作的证件、证明外,还需要联系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但联系人已经没有任何担保责任了。在与台湾的信用卡代理公司合作期间,随着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广发银行借鉴了台湾模式逐渐取消了联系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今天我们申请信用卡的流程基本上在这个时候定型了。
为此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当时业务员为一位汇丰银行的大堂经理申请了广发卡,但因她了解信用卡不愿意提供联系人身份证复印件,结果申请被广发银行拒绝。为此,我曾与广发银行负责审批的几位“老阿姨”申诉,经过几次沟通算是“网开一面”批准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打开了取消这些要求的缘由,但处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每一个小的突破,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成功。随后,2002年底招商银行信用卡上线后,对中国的信用卡产业带来了一次“革命”,信用卡的申请也越来越方便。
四、网络申请信用卡成为主流
最先提出通过网上申请信用卡的,恰恰是我爱卡,或者说,我爱卡正是为了提供网上办卡而诞生的。虽然它提出的比较早,虽然早期碍于网络和银行理念的束缚,很长时间都在摸索中前进,但是当银行开始青睐网络发卡业务的时候,我爱卡便一马当先跑在了前面。
如今,网络发卡已经成为银行必不可少的发卡方式,同时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移动端发卡也越来越成为主流,信用卡的发卡方式已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了。
从信用卡申请流程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信用卡产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它的进步和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的。信用卡产业的壮大,也依托于与其配套的相关行业的发展才能渐行渐远。
我爱卡(www.51credit.com) 是,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cc.51credit.com/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www.51credit.com/phone.html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