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观念持续改善 信用卡进入差异化时代
近期,腾讯网和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共同发布了2010中国信用卡测评报告,对国内信用卡市场整体环境和发卡银行的竞争态势作了全景式描述。报告显示:在信用卡行业进入"跑马圈地"后时代,各发卡银行将会更加注重差异化市场定位与细分,更加关注规模与风险的动态平衡,从而力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信用观念持续改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信用卡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行为,有数万人参与测评的信用卡使用行为调查显示:信用卡正日益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76.1%以上的客户认为刷卡消费比现金消费更具便利性。这其中,84%的持卡者在商超刷卡消费,网购者占45%,家电市场、家具城占42%,手机费、电话费占24%,47%的持卡人进行过积分兑换,预借现金者达40%,如果生活中不使用信用卡,有20%的持卡者认为自己每月的消费支出会减少20%,同时有3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消费会减少,但在20%以内。使用信用卡后,对个人信用重视度加强者占所调查总持卡人总数的57%,其中比较重视的有39%,极为重视的有18%。
尽管中国信用卡市场环境不断优化,持卡者的信用观念也在持续改善,但与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印度、俄罗斯相比,在中国市场将信用卡作为首选支付方式的客户比例仍偏低。中国信用卡代现金渗透率仍有较大空间,信用卡市场潜力较大。
竞争力:差异性更多体现在增值服务上
本次测评的指标包括选卡、办卡、用卡、增值服务和服务费用各个方面。参与测评银行既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也包括交通、招商、民生、兴业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及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城市商业银行。测评体系由申办环节、用卡环境、增值服务和费用四个环节共30多个分项指标组成。
此次信用卡测评结果显示,行业的竞争使得各银行服务不断提升,银行间的差距日益缩小,营销创新成为关键要素,所有银行得分均在80分以上。总体测评中,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列总体测评的前三甲;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总体排名和08年相比提升幅度最大。
从四个测评体系分别来看,在信用卡的申办环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工商银行表现突出,由于近年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人员直销等多元办卡渠道的建设与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其中,兴业、光大和浦发银行服务提升显著。在信用卡的用卡环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凭借其庞大的网点网络与商户资源,在传统还款渠道上仍然较有优势,但在预借现金、刷卡消费、分期、用卡安全和账务管理方面,各银行间均无显著差异。信用卡的增值服务环节主要测评了积分、优惠商户及贵宾医疗、道路救援等附加服务,是竞争力差异性的主要体现,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同业中较为领先;兴业银行则因其特色高尔夫、贵宾医疗、贵宾商旅方面的高端服务,在增值服务环节排名提升显著。信用卡的服务费用上,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和更胜一筹,招行服务费用始终较高,近两年有所改善。
"跑马圈地"后时代,信用卡渗透空间大,盈利前景可期
进入"跑马圈地"的后时代,各发卡银行不仅需在规模与风险中寻求平衡,更应根据当前发卡规模制定各自的开发与市场渗透战略。我国信用卡市场当前人均持卡数及使用频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也给各发卡银行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各家银行保留客户能力差异不大,因此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注重服务功能细分及消费者心理细分,持续满足持卡人对信用卡新功能、利益的需求将成为各发卡银行的耕耘重点。
因网络、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的使用领域将持续延伸,市场容量将持续扩大,信用卡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对信用卡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信用卡和日常生活无限贴近,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将有信用卡。前期,忙于跑马圈地扩大规模的各家银行信用卡中心,未来会将经营重点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与规模转向深入经营客户资源,这一转变将令未来信用卡中心的盈利能力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