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囤货该或不该?
从9月份开始,个人邮寄物品进口都要收税了,就连代购一瓶香水都够纳税标准!以前图便宜爱选国外代购,这一下,不少盯紧海外的囤货买手在近期都加大了进货量,想赶紧买下最后一笔便宜的单,可是,现在感性超过理性的大批量囤货现象,究竟应该还是不应该?难道,海外就是便宜的唯一途径?
三大囤货现象可圈可点
75%的人不建议囤货
采访到的专家、达人们都没有否定囤货现象,甚至大多数人有过疯狂的囤货经历,但是,75%左右的人不建议囤货,最大的理由就是:反而容易因贪多而浪费。
某几种质地备受青睐
我们发现大家特别爱囤水状、油状产品,或者像唇膏、霜状等含水量少的质地;那种水油含量比例较平均的反而少,Why?保质期内可能发生水油分离的几率的确有。
保质期和保值期争议大
大多数人在给出不建议囤货的意见时都提出,不少产品成分或质地不够稳定,囤积时保值期越来越短;而不少专家们认为只要在保质期内产品效果就不会变。
对话专家&达人
囤OR不囤,3大因素都需考虑
常常是我们到了专柜前都会被各种优惠惹得心花怒放、难以思考,殊不知,需求、成分、保质期甚至资金等等,都需要在掏钱之前权衡清楚再决定是否下手囤货,这样也才不至于事后悔恨呐。
甭管1瓶或5瓶,耗上就没必要囤
很多人因为海外代购价格诱人,为了节省麻烦和邮费,常常一次购买好几瓶,结果呢?这1年甚至两三年都要跟它耗上了。
被限制化,不如按量、按需购买
那种因为护肤品积压导致的心理,非常容易将自己陷入“赶紧把它用完”的压力;另外如果囤上好几瓶在家,比如精华液,那么除它之外你可以选择其他精华使用的机会也在大大降低。
一定要囤,那么囤货量建议控制在三瓶
精品达人朵朵囤得最多的就是自己消耗量最大的防晒:出门要背两瓶不同数值的在包里才安心,1个月用完1瓶真的不夸张,跟“吃”似的!如果你没那么夸张又一定想囤,我更建议控制在三瓶内,最好不超过一年。
别说咱成分至上,但囤货确实受它影响
某次泡坛子的时候看到有人晒心得,某某在保质期内的左旋C精华,质地亮出来的图片却是黄色——失效了!虽然专家一再强调只要保质期内未开封,正规产品功效不会降低,但谁的心底里不先打个颤?还有不少产品每年会出现的升级,都说明很多成分的产品不可囤。
保质期内产品成分也可能“变质”!
专家Joy也强调,会有产品虽然在保质期内,却仍然会因为温度等原因发生水油分离、析出颗粒等物理变化的现象。同样两瓶保湿面霜,一瓶给干皮用,另一瓶更轻薄适合油皮,轻薄那瓶就容易出现水油分离,那囤货势必变成一种损失——如果一定要囤,选择膏状、霜状类产品或许会保险一点。
更新升级快的不建议囤
特别像眼影这种紧跟潮流趋势的产品,常常是今年流行宝石蓝、荧光红,明年说不定就换成裸色肉粉!另外,几乎每一个品牌的经典产品最常出现这种现象,像碧欧泉热卖了几十年的隔离、娇兰御廷兰花系列等,这些都不建议大量囤。
保质也不一定保值,囤货日期要慎重
虽然保质期3年还是5年,是根据防腐剂功效是否下降到难以维持成分稳定时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国家规定的3年保质期一到,也不是不能用——但是,产品效果虽然保了,但产品价值却保不住:护肤品和食物一样,越新鲜越好!包括前面说到的,即使在保质期内,保存环境等等一些变数大的事情非常容易影响囤货的最终价值,甚至造成使用功效的打折!
一定要囤,看生产日期更有必要
比如像氨基酸、酶类、VA、VC、光敏感等活性成分,因为降解速度都比较快,所以当然是越新鲜越好,建议避开这些成分囤;而水油分离的问题,如果你想避开,那么分子较小、油脂含量非常低的精华类产品更值得选择。有个规律是:越诉求锁水的产品,油脂含量通常越高,越不建议囤。
不论囤货与否,国外代购不是唯一途径
划算是大多数人选择囤货的一大因素,但是一说哪儿买更便宜,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免税店、国外甚至原产地。事实究竟是怎样?国外的就一定都好吗?
途径问题之:价格
为图便宜找国外代购囤货,但发现国内折扣甚至更大
因为关税的缘故,虽然找国外代购的确会看上去便宜不少,但结合国内专柜的促销、积分等等,国外代购并不绝对优惠。
促销买赠力度大,国内专柜同样疯狂
比如理肤泉等一些品牌,国外是几乎没有赠品或者促销折扣的,不像国内,这时找代购就不如在专柜买!像现在理肤泉喷雾买二赠一个150ml中样,相当于7折左右并能参加会员积分、拿到3包左右小样,到年底还有积分送正装,折算下来6折多,非常划算。还有碧欧泉8月马上开始的活泉系列三件套,此时翠微商场也将有积分换礼活动,一瓶400多元的面霜现在洁面+水+面霜只要550~750元不等,算在一起相当于近半价,可见国内很多促销也非常大!
不同品牌同收关税,也有国内外差价幅度较小者
在国内商场有一定的促销活动前提下,不少国内专柜的产品售价和国外专柜差价不大,比如一盒眼影,国外200元出头在中国也不过300元左右,类似理肤泉、Kiehl’s、嘉娜宝等都属于差价相对较少的品牌,如果一定要囤货,在国内专柜购买他们其实相对更划算。
途径问题之:服务
国内专柜得到的优质服务,找代购不可能有
专柜上各种免费的咨询和服务,都是一瓶产品性价比的额外增值,单这点,国外代购无法匹敌。
比如很多国内专柜有很多国外代购没有的免费服务,像雅顿专柜会有免费的全套从清洁到上妆的全方位修饰——而且柜台上还会用导入仪帮顾客按摩,即使不消费,品牌也承诺能够提供这种全方位的服务的;另外像FANCL,你只要走近他们的化妆品柜台,哪怕没有消费,BA小姐也会热情地帮你分析皮肤问题,并且免费用皮肤测试仪帮你的皮肤进行全面测试,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另外,如果消费任意产品后成为会员,还有额外的享受节假日优惠活动、各种面向会员的折扣信息等等,这些服务找国外代购根本是不可能的。
以下5点也忽略不得
1.资金
所有卖家、专家和达人们都不建议将每月化妆品消费额度的70%以上都用于囤货——我们更建议的是,尽量不要将资金投入到只会贬值的囤货中,如果一定要,每月化妆品消费额度的40%以内用于囤货,才不致让生活叫急!
2.赠品
通常情况下找国外代购是不可能有赠品的,甚至国外更便宜的超值套装都会拆分卖以提高收益——如果运气好碰上好卖家,或许能发现更划算、更让你心动的优惠套,此时如果一定要囤,也需考虑套装附赠的是否用得上。
3.变化性大的不囤
像一些质地过厚或者过薄的锁水类产品,我们并不建议囤,因为它们可能根据季节的变化会有改变。除此之外,像控痘、祛敏等更有针对性的产品也不太适合囤货,毕竟皮肤的状态还是会变化,囤这些就没有必要。
4.一定是最爱的才值得囤
真正会囤货的人,几乎都是下手之前超爱、且越来越觉得依赖的单品,囤它几乎无差错,因为你基本可以坚持着一直用下去,不过,仍要遵照左边三大点中,控制数量、成分稳定、日期新鲜原则。
5.汇率
虽然代购风正兴,但我反而觉得欧元下跌、关税增收等等,不足以构成大家囤货的原因。事实也是如此,单纯看汇率、关税囤货本身就是错误的,折算下来把代购费加入、赠品减去,一瓶产品其实没有便宜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