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 > 行业动态 > 国内

中国因私购汇上半年猛增 或减热钱压力

2006/09/28 作者:我爱卡

  在“热钱”涌入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面前,继续放宽境内个人购汇限制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记者昨日从沪上主要商业银行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上海个人因私购汇业务总量同比有巨大增长。

  记者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获悉,该行今年上半年因私购汇总量同比增长113%,每月购汇量一般在600万美元左右。来自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的统计也显示,截至7月中旬,该行个人因私购汇业务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多,如该行静安支行上半年实现售汇21万美元。此外,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等也有大幅度的购汇业务增长。

  上海农行认为,随着自费留学、出国旅游的不断升温,尤其是央行今年4月推出“外汇新政”,银行的个人购汇业务增长迅猛。据介绍,为加大个人因私购汇业务的推广力度,上海农行目前的因私售汇网点达到213家,而原先只有20多个营业网点开办同类业务。

  上周末,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东亚银行境内分行分别获得25亿美元、20亿美元和3亿美元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在上述额度内,可以募集境内个人和机构的人民币资金,购汇后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此外,根据央行、外管局今年4月发布的新规定,境内居民个人每年可以购汇2万美元,而且新的购汇程序也相当简捷。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加快发展因私购汇以及外汇“走出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钱”的压力。

  外管局上周表示,各银行对代客境外理财购汇规模提出了较大需求,表明该项业务在国内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今年3月,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提出,要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这也是央行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藏汇于民”的战略选择。

  某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QDII、个人远期外汇买卖等投资渠道的完善,国内个人外汇拥有量将逐步上升,这将对我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起到积极作用。“预计未来的因私购汇量还将继续快速增长。”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热门银行信用卡申请
热门银行信用卡中心
var copyright = document.getElementsByClassName('copyright')[0]; var year = new Date().getFullYear(); copyright.innerHTML = `© 2005-` + year + ` m.51cred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