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搜一下~
下载APP
信用卡 > 信用卡新闻 > 我爱卡独家报道

银行卡保险为何叫好不叫坐

来源:我爱卡 小编:李开旋 2016/04/11

  (作者:董峥)上周,某产品上线了一款“银行卡安全险”的新闻刷遍了媒体。据称,这款保险设置了五档保费,对应不同的保额,最低一档是4.88元/年保1万,最高是135.88元/年保50万元。

  从保险的范围来看,该险种基本上覆盖了主要的银行卡容易被盗刷的场景,所以获得了一定数量用户的追捧。一些媒体写出了“***推银行卡安全险,**又给了银行狠狠一巴掌!”这种吸引眼球的文章。

  然而,银行卡保险在国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银行尤其针对信用卡推出过类似的保险产品,另外一些机构或者保险公司也都推出专用或财产险中附加的银行卡保险险种,在目前国内银行卡风险日益加剧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险种很容易得到用户的青睐。

  这些年中,银行卡保险一直处在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这个险种听上去似乎是对银行卡提供了保障,而在实际操作理赔时,需要当事人提供很多证明材料,特别是由公安机关开具的报案回执,再按照银行的要求与流程提供一系列手续。由于银行卡盗刷案件大多不是当时就能发现,而且多是异地盗刷,甚至境外盗刷,持卡人的报案和银行挂失都有一定程度的延迟,一旦部分公安机关不予配合,持卡人的损失理赔就会遇到麻烦。

  另外,所有的盗刷保险服务均有不少“免责”条款,并且解释权与认定均为保险方,尤其是银行认为不应补偿的行为的损失或费用。因此,持卡人购买银行卡保险时,最好仔细研读相关的保险条款,而不要看到“银行卡安全险”,就认为所有的银行卡被盗刷的损失都会被赔偿。

  之所以在相关银行卡保险中设置了繁琐的流程,银行或保险公司也是有其难言之隐的。在现行银行卡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市场环境下,央行、银监会、中国银联以及发卡银行都没有一个针对持卡用户风险界定的标准,也没有一个如美国信用卡产业中风险责任由发卡银行来承担这样的“制度性”政策,那么发卡银行就面临着持卡人巨大的道德风险,即持卡人违规用卡后将风险推卸给银行的情况。因此,发卡银行很自然地会选择尽量减少自身损失的方式,这样就与持卡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敌对”关系。

  在国外银行卡的损失,都是由发卡机构承担后,通过购买相应的保险来分散风险的,但国内没有类似保险,必须由发卡银行自身直接面对潜在的损失。如果贸然大规模推出此业务,风险防范的综合成本过高。由此可见,单靠推出银行卡保险本身来防范银行卡风险的作用并不大,更应该由央行、中国银联、银行的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来配合。

  前几年个别信用卡发卡银行推出“失卡保障”的服务,部分银行推出了针对信用卡的收费保险,也都由于赔偿范围受到限制而呈现出“鸡肋”的趋势。昨天央视中播放了一段网上购买银行卡信息的调查节目,但是从头到尾不过是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结论也不过是提醒持卡人防范这个、注意那个,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出解决办法。

  因此,作为持卡人还是以保护好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才是根本,不能过分依赖银行卡保险来为自己“保驾护航”,否则出了问题后,真正受到损失的还是持卡人自己。

继续阅读

办卡推荐 更多卡片

更多卡片

贷款推荐更多贷款

更多贷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